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有效课堂教学的10个策略(最全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有效课堂教学的10个策略(最全指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31118A00OMA00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轻负高质的教学目标?本文总结了10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从教学关系、师生互动到媒体运用、自我反思,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实用的操作建议。

一、在教学关系上:引导与帮助

在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学行为也随之变化。在教学互动中,教师的行为应主要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 引导: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

  • 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帮助不是包办,在课堂中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二、在师生关系上:尊重与赞赏

在师生关系的和谐上,教师的行为主要应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 尊重: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对话中要民主、平等,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互动中,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难”。在课堂中应没有训斥、责骂、侮辱和体罚,也没有紧张、恐惧、担心和不安,应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 赞赏: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三、在讲练策略上:精讲与精练

所谓“讲练”策略就是“精讲精练”策略,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案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案策略。它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案策略。

  • 精讲: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案效果。

  • 精练:练习要少而精。虽然练习对技能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过量的练习,会产生两个消极作用:一是阻碍技能的掌握,二是导致技能的退化。即产生练习的“高原现象”。所以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四、在问题刺激上:创境与设疑

在新课程有效教案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系列的情境,组织大量的刺激要素,以不同形式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记忆,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 刺激策略:语言刺激、媒体刺激、演示刺激、情景刺激、情感刺激等。

  • 设疑:教师要通过设疑,刺激学生对问题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通过问题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的点包括:课题、重点、衔接、联系、思路、实践、比较、谬误、疑难、运用、深化等。但设疑应注意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等。

五、在关注差异上:分层与异步

有效教案主要指对全体学生教案有效,不是指对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有效,否则就要产生新的不平衡,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使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更大。我们需要的是让原来的不平衡,逐步趋于平衡,这也是对有效教案的要求。

  • 分层递进:课堂教案中,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指导思想下,要协调教案目标和要求,将教案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教案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案,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调节,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六、在动态生成上:促进与应对

动态生成教案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

  • 促进:采用生成性策略,促进问题的生成。其中,策略有:生动的讲述策略,技巧性提问策略,引导学生质疑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策略,头脑风暴策略等。

  • 应对:当课堂动态生成时,要运用教师的教案机智,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资源。其中,策略有:倾听回应策略,因势利导策略,随机应变策略,把握分寸策略等。

七、 在媒体运用上:整合与巧用

整合,指把媒体技术融入教案过程,发挥“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师中心论,把“技术”与学科教案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相应的引导方法。

  • 整合的方法:技术与学科整合,技术与学科教案整合,技术与某种知识的整合,技术与某种策略的整合等。通过各方面的整合,使之产生1+1>2的效果。

  • 巧用:找准整合之处。要做到整合在关键处,整合在疑难处,整合在情境创设处,新知的生长处,思维的障碍处,操作的要领处,知识的延伸处,思维的拓展处等。“技术”的运用不能占用时间太多,防止产生“技术现代化”而“感情淡漠化”的不良倾向。

八、在学习评价上:发展与开放

  • 发展:指对学生要进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表现情况的全面考查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与帮助,以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同时,发展性评价则更多是一种自我参照的评价,即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个体内差评价)从而发现学生的进步与缺陷,以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并提出补救的措施。因此,发展性评价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开放:指对学生进行开放性评价。“开放”有以下几方面:

  • 评价内容的开放:不仅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 评价标准的开放:对学生评价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要通过既有一定的共性要求,又有适合各个层次学生且可以供自我选择的评价来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少数表现出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要进行特殊的评价。

  • 评价主体的开放:它既有教师评价,还有自评与互评;将来自各个角度的观察意见交汇起来,最后作出既有定量又有定性的全面评价。

九、在课堂管理上:反馈与调控

课堂管理首先要有反馈信息,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接受应该敏感,判断应当准确,处理应当果断,对后续落实目标的教案要调节,回授、补偿应及时。

  • 反馈的方法:可以用提问、观察、质疑、训练等收集信息。反馈包括当堂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反馈。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学习的“自我反馈”,其具体要求有三:一是自我观察,二是自我分析,三是自我评价。同时,还提倡“同步反馈”,其中“同步”指:与学习内容同步;与学习进程同步;与练习过程同步;与学生心理兴奋点同步等。

  • 调控:课堂中的调控,不一定都是对“问题生”的调控。首先是目标调控,即要考察三维目标的贯彻度和达标度;其次是“度”的控制,即控制思维的密度,内容的深广度,教案的进度,训练的程度,使师生处于“共振”状态。最后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控。特别是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调控:

  • 当学生精神不佳时,你能使他们振作;

  • 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使他们归于平静;

  •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给他们指明方向;

  •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当学生有差错时,你能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

十、在对待自我上:反思与改进

坚持教案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元认知技能。

  • 反思:可指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前反思会使教案成为一种自觉地形为;课中反思会使教案活动高效率地完成;课后反思会使教案经验理性化。

  • 改进:指在教案观念上的改进,对教材及“课标”钻研方面的改进,对教案方法与策略的改进,对教师自身素养方面的改进等,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教案要反思,现在人人皆知,但是在反思实践中,出现一些倾向:一是“假反思”,不是“真反思”;二是“浅反思”,不是“深反思”;三是“应付思”,不是“我要思”;四是“空反思”,即只顾反思,不会“决断”,没有行动,未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提高教案反思的能力,提高反思品质中的几个“度”是训练的方向,即反思要有广度,反思要有深度,反思要有高度,反思要有创新度,反思要有灵活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