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城银发族的理财“觉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城银发族的理财“觉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2025-02/05/content_417733.html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湖北省丹江口市,发现当地老年人的理财意识正在悄然觉醒。他们不仅了解国债、银行理财等传统产品,还能熟练使用“挂钩标的”“收益区间”等专业术语。这种变化折射出县域理财市场的新图景,也反映了中国老年人理财观念的转变。

“过年回家,年近80的父亲跟我说起了结构性存款,还说比定期利息高。”在外工作的小梁回到家乡,对父亲的理财知识表示惊讶,“说实话,要不是听我爸说,我都不知道。”

“存1年定期利息才百分之一点多;大额存单门槛高,得20万元起;结构性存款安全而且门槛低,适合老年人。”小梁父亲跟邻居们侃侃而谈。

“我爸妈知道的比我们多,不光是国债、银行理财,还常说起‘挂钩标的’‘收益区间’这些名词。”在当地工作的高女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上述见闻发生在鄂西北的一个小城丹江口市,此地因南水北调和武当山而闻名。这些银发老人们的理财知识从何而来?小梁父亲所说的结构性存款适合老年人吗?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当地位于均州路的一家银行网点。

还站在马路对面,两个大红底色的宣传广告就已“吸睛”:一个是“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上面写着“结构多样,期限丰富;本金安全,结构生财;年化收益率1.7%~2.4%(365天);另一个是“大额存单”,写着“安全性强,灵活可转让”,并列示了几个不同期限的预期收益率。

一大早,营业大厅已有约20人,大多是中老年人。

“叔叔,您来啦。”一位老人刚进门,大堂经理就迎了上来。“您打算办定存,还是结构性存款呢?如果不着急存,可以年后再来办结构性存款,也是一年期,只是一年内不能取出,但利息会比定期高。当然主要还是看您个人意愿。”两位银行工作人员用通俗的语言给客户介绍着各种存款的优劣。

“其他银行也有此类产品吗?”

“有,但我那个理财经理已经认识七八年了,我的理财知识主要是通过他,平时存款还会送米面油。”一位老乡告诉记者,“你看,这个定期存单利息是1.35%,如果存结构性存款是1.8%起。”

“小地方还是比较依赖‘熟人经济’,现在年轻人来网点少了,我们平时会给叔叔阿姨们讲理财知识和新产品,更重要的是提示风险。现在有些老人家已经很专业了,知道投资标的,也懂资产配置,各类产品的预期收益都很清楚。”某银行理财经理朱先生说。

记者走访城区工、农、中、建等各家银行的营业厅发现,除了工作人员讲解,各家银行从门外宣传到大厅展示以及摆放的各种宣传册,内容涵盖投资者教育以及产品宣传等,各家机构的主推产品也各有特色。比如,有的银行推出主要投资于大盘指数的固收产品,有的主推可转让大额存单。

“我之前买过银行理财,20万元一年到期后到手5000多元收益。结构性存款不像理财收益那么高,但保本还能有收益,我们退休老人知足啦!”小梁父亲说。

“这种变化折射出县域理财市场的新图景。‘保本’已不再是唯一诉求,大家也开始关注‘风险适配’,对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增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推出多品类的金融产品,可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结构性存款的推出和丰富,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资管新规下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空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稳健金融产品的旺盛需求。”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说。

董希淼分析说:“结构性存款适合那些追求稳健收益的机构和个人,但老年人在投资之前要了解结构性存款的特点,比如它是存款但不是普通存款,‘保本不保息’,其具有收益不确定性以及不能提前支取等特点。要在充分了解之后,根据自己资金的使用时间安排、风险偏好、投资能力和需求,进行审慎配置。”

鲁政委说:“相当于你存了一笔钱,附赠你一张彩票。如果想获得更高收益,要关注挂钩的标的,方向对了或许能到利率区间的上限。”

暮色中的丹江口大坝灯火通明,小城居民的理财“觉醒”是时代发展的写照。正如一位银行工作人员所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客户看收益曲线,更要让他们读懂时代发展的抛物线。”

本文原文来自金融时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