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 | 意外创伤,如何止血?
应急科普 | 意外创伤,如何止血?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创伤导致的出血情况时有发生。正确的止血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出血,还能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的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的适用条件及方法
止血指外伤出血后,制止血液继续外流的紧急处置方法,是应急救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止血广泛应用于各类外伤出血的紧急救治,如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跌倒、割伤而出血,需要迅速止血;车祸现场,伤者因撞击等发生大量出血,必须马上止血;工厂、建筑工地等场所,因机械事故、高处坠落导致工人受伤出血,需紧急止血。一旦失血过多,将危及生命。
1. 直接压迫止血法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中、小静脉、小动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紧急止血后也可使用该方法。
具体方法
清洁伤口,用无菌敷料或消毒的纱布、毛巾、衣物等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缠绕起来。
注意事项
包扎的松紧度以能止血为宜,避免过紧导致远端缺血。包扎后数分钟,如果伤口附近出现青紫、肿胀,说明包扎过紧,应调整包扎松紧度,以免造成肢体坏死、神经损伤。四肢大动脉出血、关节脱位、伤口内有碎骨、严重内出血等情形不宜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2. 填塞止血法
适用条件
适用于伤口较深或伴有动脉、静脉严重出血者,或用于不能采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多用于腹股沟、腋窝、鼻腔出血等情形。
具体方法
用无菌或洁净的毛巾、布类、纱布等填塞伤口,然后用绷带或者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
怀疑颅脑损伤,不要填塞鼻孔,以免造成脑脊液反流的严重后果。
3.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条件
当四肢出血使用其他止血法不能有效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将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近心端位置,从而阻止出血。
具体方法
选择一个长条形的宽2.5~5厘米的布条,在伤口近心端5~8厘米的完好位置进行捆扎,布条下应使用软垫做保护,以免损伤皮肤。
注意事项
止血带一般是指弹性较好的橡胶带或腰带、领带、围巾等,也可用三角巾代替。近心端是指肢体靠近心脏的一侧。止血带松紧要适度,过紧可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过松则止血效果不好,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在止血带上标注结扎时间,一般2小时内不松解,尽快送医院处理或交待给专业急救人员。
中教应急提示
止血方法应用广泛,无论切割伤、撞击伤、车祸伤、枪伤或其他大血管损伤,或是紧急情况下,专业医疗援助无法立即到达时,止血均是至关重要的应急救治措施。让我们学习掌握急救方法,关键时刻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