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开孙药师:脸黄肝火旺,痰黄肺火旺,尿黄心火旺,三个中成药,清火消“三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开孙药师:脸黄肝火旺,痰黄肺火旺,尿黄心火旺,三个中成药,清火消“三黄”: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9/15/9930982_1146377003.shtml

在中医理论中,"三黄"(脸黄、痰黄、尿黄)常被视为人体内脏火旺的征兆。其中,脸黄与肝火旺有关,痰黄与肺火旺相关,而尿黄则与心火旺密切相关。针对这些症状,中医提供了相应的调理方法和中成药,以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脸黄肝火旺

原因:在中医理论中,肝脏主疏泄、藏血,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气血运行。当肝气郁结或情绪波动大时,易导致肝火上升,影响气血调和,使面色暗淡无光、发黄。同时,肝火旺还可能导致胆汁分泌减少,使得皮肤和黏膜呈现黄色。此外,肝火旺盛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瘀滞,进而引发面色发黄等症状。此外,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因素也可能加剧肝火旺盛,进一步影响面色。

表现:面部皮肤失去光泽和弹性,呈现萎黄状态,心烦易怒,口苦,面红耳赤,眼睛发红,便秘,尿黄,头痛,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

调理:当归龙荟丸:源自金·刘完素《宣明论方》,原名龙脑丸,为清泻肝胆实火之剂,其主要成分有当归(酒炒)、龙胆草(酒炒)、芦荟、青黛、栀子、黄连(酒炒)、黄芩(酒炒)、黄柏(盐炒)、大黄(酒炒)、木香、麝香。方剂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芦荟清肝泻下,荡涤肠热;当归补血养肝;黄芩、黄连、黄柏和大黄具有清利上、中、下三焦实热之功效;栀子、青黛亦能清热降火;麝香、木香行气止痛。因此,当归龙荟丸具清利肝胆实热、通便、攻下等功效。

痰黄肺火旺

原因:中医认为,当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时,就会出现上火症状,而痰黄往往与肺热炽盛相关。肺主气司呼吸,肺热时热邪煎熬津液,使痰液变得浓稠而发黄。这种情况可能由外感温热邪气入里化热,蕴结于肺,或者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上蒸于肺而引起。

表现:咳嗽,痰液呈黄色或黄绿色,质地黏稠,难以咳出,口腔和咽喉部位干燥,有异物感,甚至吞咽困难,出汗,尤其是夜间盗汗,胸痛胸闷,小便短赤,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并可能引发皮肤问题,如粉刺、瘙痒等。

调理:肺力咳合剂:主要成分是梧桐根、红花龙胆、百部、黄芩、红管药和前胡等中草药。其中红花龙胆是性寒草药,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同时也有止咳的功能。梧桐根和红管药的主要功效是养肺润肺,另外对平喘祛痰有很好的疗效,而剩下的百部、黄芩和前胡这3味中草药,均具有清热镇咳的疗效。所以肺力咳合剂药性为偏寒,能够有效的祛痰镇咳。

尿黄心火旺

原因:心火炽盛可因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致脏腑功能失调,水火不相济,心火内炽。此病症会导致小便黄赤。

表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舌尖苔黄,伴有口苦、口干等症状,面红,发热,口渴,便秘,脉数有力等。

调理:三黄片:由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泻心汤方剂得来,1997年收载于部颁标准,由大黄、黄芩、黄连3味中药组成;方剂中大黄为君药,既可泻火消痞,又可泻血分实热以止血,配以黄芩、黄连清上焦、泻中焦之火,共奏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