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瑶卿】中国京剧“通天教主”,曾说“四大名旦”荀慧生“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瑶卿】中国京剧“通天教主”,曾说“四大名旦”荀慧生“浪”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MBB4QP0552N4FE.html

在中国京剧历史上,有一位被誉为"通天教主"的艺术大师,他就是王瑶卿。作为京剧旦行的改革家和教育家,王瑶卿不仅创造了介于青衣与花旦之间的新行当"花衫",还培养了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四大名旦",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天教主画像

王瑶卿,又号瑶青,原名王瑞臻,字稚庭,斋名"古帽轩",瑶卿是艺名;祖籍江苏靖江,客籍北京宛平,1881年9月29日出生,自幼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少年时即已小有名气。

成年后,他常与谭鑫培、杨小楼、汪笑侬等名角合作演出,更成一时翘楚、誉满南北。在王瑶卿与谭鑫培演出生旦对戏时,王瑶卿尚属年轻晚辈。能与谭鑫培这样的前辈合作,王瑶卿格外用心。谭先生的兼收广采、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让王瑶卿深受启发。

王瑶卿和谭鑫培同为中国京剧历史上的两大改革家,是京剧发展中继往开来的艺术大师,两人被誉为"梨园汤武"。王瑶卿对表演的人物,从唱念做打到服装、扮相、身段等都大胆创新,创造了介于青衣与花旦之间的新行当"花衫",并废除了武旦、花旦必须"踩跷"的陋习。

王瑶卿擅长青衣戏、兼演刀马旦。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他不断对演出剧目进行革新,形成独树一帜的"王派"表演艺术。京剧史上,生旦并驾齐驱,从王瑶卿始;旦行独立门户、自成一派,王瑶卿是首创;旦角挂头牌,王瑶卿是第一位;旦角唱大轴,王瑶卿是第一人。


王瑶卿


王瑶卿、杨韵芳之合影

到了四十几岁后,由于嗓音暗哑、他不再登台,全部身心倾注在培养戏曲人才上。王瑶卿教授有方,门人遍及全国。曾几何时,凡是有所造诣的京剧旦行演员,不论男的、女的,不论家境、出身如何,没有没受过王先生指教的。当年,曾有人赞颂道:"药不过樟树不灵,艺不过王门不精。"

于是,王瑶卿就有了"通天教主"的称号。在他的众多弟子中,成就最大的是后来的“四大名旦”,“一花(筱翠花)一草(芙蓉草)”、四小名旦中的一文(张君秋)一武(宋德珠),等。

梅兰芳与王瑶卿祖上是世交,两人亲情、友情兼具;梅对王十分钦佩尊重,王对梅也时时处处关切。王教过梅许多戏,如果说“花衫”是王首创,那么,梅则是最先、最优秀的实践者。梅排的新戏,如《西施》《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千金一笑》等,大部分有王瑶卿的参与。

程砚秋早年嗓音不太好,王瑶卿量体裁衣,把《骂殿》《玉堂春》《三击掌》等戏的唱腔从头到尾都改为适合程嗓音的曲调,形成了后来戏迷们最喜爱的委婉缠绵、凄怆动听的“程腔”。

程砚秋的经典名剧《锁麟囊》,王和程花了40天时间反复推敲唱腔。后来,程砚秋回忆说,王瑶卿先生的"苦心善意的培养,使我终身不忘"。

荀慧生原为梆子花旦,后改演京剧,王把自己的看家戏都授予了荀,把革新了的花衫唱腔及表演也传给荀,并帮荀设计了适合于他的低回婉转、圆润柔媚、美妙动听的一段段“四平调”、“南梆子”、“二黄快三眼”,所以人云荀慧生的花旦戏“得瑶卿之神髓”。


左起:王惠芳、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姚玉芙


左起:王瑶卿与梅兰芳 ( 右 )、安娥(田汉夫人)

尚小云嗓音高亢,但原先吐字太死;王瑶卿在他高亢的基础上,帮他调整得字正腔圆、节奏鲜明。尚小云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后来独特的风格。

尚小云初次挑班时,王瑶卿亲自为之把场,让尚演出名剧《乾坤福寿镜》。此剧原为王瑶卿的拿手戏,而这次、他改扮丫环,为尚助演。尚小云的这次演出轰动申江,为他下一步创立尚派起到决定性作用。

据说,王瑶卿曾用一个字来点评“四大名旦”,那就是:梅兰芳的“样”、尚小云的“棒”、程砚秋的“唱”、荀慧生的“浪”。

1954年6月3日,“一代宗师”王瑶卿因脑溢血在北京病逝。数十年过去,如去愿王先生安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