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六祖坛经》的体例与版本:从纪传体到敦煌残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六祖坛经》的体例与版本:从纪传体到敦煌残本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6523567_121124728/?pvid=000115_3w_a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不仅记录了六祖惠能大师的生平事迹,还包含了其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对话。这部经典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不同的版本?让我们一起探讨这部经典著作的体例与版本特点。

《六祖坛经》的体例

《六祖坛经》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采用纪传体形式,记载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历史事迹;第二部分则是六祖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对话录。这样的结构表明,这部经典并非六祖本人亲自撰写,而是由其弟子在六祖讲说时所做的笔记。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只能依靠手写记录,因此六祖的许多教诲未能完整保存下来。据推测,如果当时能够完整记录,这部经典可能会达到二百万字之多。尽管如此,现存的《六祖坛经》内容依然非常丰富。

这部经典是由六祖的弟子法海集录而成。这位法海并非民间传说中"水漫金山寺"故事中的法海,而是广东曲江人,是六祖在曹溪南华寺附近的一位弟子。之所以由法海来记录,是因为只有广东本地人才能准确理解六祖的方言,其他地区的弟子可能难以听懂。

《六祖坛经》的版本

关于《六祖坛经》的版本,历来存在诸多争议。目前流通最广的是"流通本",这是在佛教界广泛传播的版本。此外,社会上还有一种称为"敦煌本"的版本,这是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六祖坛经》残本,也被称作"古本"。

"敦煌本"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五代末、北宋初,敦煌地区发生了重大政治变动。当时的佛教徒为了学习六祖大师的《法宝坛经》,但由于没有印刷术,只能根据需要,从文字较多的本子中摘录出一个简本,作为个人读诵之用。这个本子实际上是一个摘要本,大约只有九千多字,比现在常用的流通本要少一半左右。

这一版本的形成与敦煌地区的宗教变迁密切相关。当时伊斯兰教东侵,进入敦煌地区,迫使当地佛教徒改变信仰,佛教文化遭到严重摧残,寺庙被烧毁,经书被焚毁。然而,一些有心人将各寺院抄写的经书藏于石窟中,用砖头封住并糊上泥,还在外面画上一幅画。由于敦煌地区气候干燥,这些经书得以保存数百年之久,其中包括一两本《六祖坛经》的抄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