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脊髓中有个“洞”,元凶竟然是颈椎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脊髓中有个“洞”,元凶竟然是颈椎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rainmed.com/info/detail?id=46813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在脊髓内部形成充满液体的异常空洞。这种病变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本文通过一个65岁患者的病例,详细介绍了脊髓空洞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过程。

病例介绍

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无力的症状,两年后症状加重并伴有双上肢无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入院后,医生发现患者存在构音障碍、饮水呛咳、言语含糊等症状,四肢麻木且双手精细动作差,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痛觉减退,四肢腱反射正常,左侧Babinski征可疑阳性。


影像学检查

  • 颈椎过伸过屈位影像:寰枢关节无明显移位,颈2-3椎体阻滞椎。
  • CT检查:颅底凹陷症,寰枕融合,颈2-3椎体阻,两侧枢外侧关节前后对应关系欠佳,寰枢关节脱位,颈椎退行性改变。
  • 颈动脉CTA检查:明确枢椎无椎动脉高跨。
  • 颈椎磁共振检查: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并颈1-3水平髓脊髓中央管扩张;寰枢关节欠规则,寰齿间距增宽。


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案

经专业评估,患者被诊断为颅底凹陷、寰枕畸形、寰枢关节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治疗团队决定为其实施颈后路寰枕畸形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手术难点在于术中枢椎置钉和旋棒复位寰枢关节撑开固定。具体步骤包括:以颈1椎体后弓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暴露颈2椎弓根螺钉进针点,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将枕骨板按枕骨外形进行塑性并固定,术中“C臂”机透视确认内固定位置良好,量棒并进行塑性,对颈2椎体撑开复位,再次透视确认寰枢关节复位良好,内固定牢靠。最后进行枕骨大孔骨性减压,密植骨融合,并放置硬膜外引流管。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四肢麻木明显好转,言语清晰,饮水无呛咳,双手精细动作改善,双上肢肌力恢复至5级,双下肢肌力4+级,平衡感改善,现已出院。

术后影像学检查

  • 颈椎三维重建:齿突下移,寰齿间距变小,寰椎与枢椎水平椎管增宽,颈椎曲度好转,枕颈固定良好。
  • 颈椎磁共振检查:寰枢椎固定术后颈椎管增宽,脊髓受压减轻。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原则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单纯脊髓空洞无症状时只需定期复查;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大部分需手术治疗;脊髓空洞合并寰枢关节脱位需进行复位+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脊髓内肿瘤导致的空洞需切除肿瘤;外伤或炎症造成的空洞,若无继续发展且无症状,可暂不处理。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脊髓空洞症,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到脊髓萎缩阶段,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脑医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