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邓晓芒:如何学习哲学 | 9本好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邓晓芒:如何学习哲学 | 9本好书

引用
腾讯
1.
https://view.inews.qq.com/a/20250215A02DXD00

哲学思维绝不是少数专业人士在书斋里沉思的专利品,而是每个肯动脑筋的年轻人的天性。

——邓晓芒

哲学:关注现实生活的跳动的心

我对哲学的自觉学习开始于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我作为一名下乡知青在农村和农民一起干活的时候。在整整10年的时间里,我坚持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克服了无数困难。由于这样特殊的经历和思想背景,我对哲学的学习和研究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专业研究人员的感受,哲学与我的现实生活之间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我的专业方向虽然是以艰深晦涩著称的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但我从他们那佶屈聱牙、难以卒读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关注现实生活的跳动的心,觉得他们真正把握了生活的深层本质和玄妙法则。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其思想与时代、历史的脉搏合拍,表达了西方19世纪初的时代精神的某种深刻转变,这种转变确立了以后200年间西方精神的主流倾向。另一方面,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也正处在我们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所未曾有过的大变局中,这种大变局与西方近代走出中世纪的艰难历程有极大的相似性,因而我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无形中带有对当前现实的一种批判意识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经典著作译丛 · 德国古典哲学》

应当说,五四以来中国学者大力提倡从西方引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其哲学根基正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奠定得最深的

哲学是了解其他学问的一个制高点

哲学是我了解其他方面的学问的一个制高点,有了哲学,我就能够高屋建瓴地通览一切知识园地。其中,最使我体会到哲学意义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这种解读使我获得了大量的人生智慧和对人性、世界的了悟。这种了悟反过来使我对那些高深的哲学命题始终保持着活生生的生命体验,而不是空洞的教条。而当我把这种哲学体验表达在我的文章和著作中,或者在课堂上、讲演中宣讲出来的时候,往往能激起青年学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那种热情渴望的眼神使我相信,哲学思维绝不是少数专业人士在书斋里沉思的专利品,而是每个肯动脑筋的年轻人的天性

《哲学起步》

使中国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当我在进行单纯学术研究的时候,仍然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它是我深入探讨那些高深理论的内在动力;而在我进行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以及对当前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做系统的评论时,我的理论上的立足点是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精神的内在把握。

近年来我所提出的"新批判主义"就是这种把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和我所受到的古典哲学训练结合起来的最好实例

我的治学态度是立足于中国当代的国情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之上的。我一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把它当作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钥匙来学习、理解的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尽管我们研究康德哲学有许多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但我却坚信,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我们就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不仅能够做到与西方的康德专家平等对话,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希望超出西方人的视野,取得自己特有的研究成果

我们因此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正可以使我们在两种文化的对比和碰撞中超出双方的狭隘性,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思维层次,从而使中国文化获得一种"杂交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真正的弘扬,焕发出新的生命。而那种抱残守缺、躺在中国文化上不思进取的态度,只能使这个文化日益腐朽。

这就是我的"新批判主义"所提出的思路

以上文字摘自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附录《学术自传》,标题、段落有调整

邓晓芒作品9种

1.《康德哲学讲演录》

邓晓芒先生带你读懂康德,系统解读“近世第一大哲”康德。

不少年轻人向我反映,他们就是看了这本书才激发了对康德哲学的兴趣,并找到了进入这个深邃殿堂的突破口的。当然,也有人对书中有关中国文化和儒家伦理的批判性评论不以为然,这没有关系。只要你对康德哲学的原理有了基本的把握,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内容简介:

《康德哲学讲演录》是一部系统介绍“近世第一大哲”康德哲学的著作,根据康德研究专家邓晓芒教授相关系列讲座精心整理而成。本书提纲挈领、切中肯綮地解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并在中西文化心理的比较中展示了康德伦理学的内涵,在一个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中提出了康德哲学的世界性和当代意义。

2.《黑格尔哲学讲演录》

通过八次讲座,详细梳理黑格尔四部哲学著作《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勾勒出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架构与内在理路。凸显出黑格尔与其他哲学家重要不同之处,也点出他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书稿中讲解与评论相得益彰,紧扣原著,亦不乏个性见地。抉隐发微,切中肯綮。荦荦大端,逐一阐明。

3.《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

黑格尔以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辩证原则和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相统一的方式,建构了哲学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本体论哲学体系

在这个哲学体系中,黑格尔辩证法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居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在理论上仍不失其重大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五讲,从黑格尔哲学的开端和黑格尔辩证法的两大起源到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一一否定,再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一一反思,最后落脚到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的统一。

4.《西方美学史讲演录》

一本给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对美学感兴趣的初学者也可以用来快速入门。

我们通常认为美的感觉就是那种优美的感觉,或者顶多加上一种壮美、崇高。但是有的作品它就什么都没有,它既没有优美、也没有壮美、也没有崇高。

像罗丹的那个雕塑《老妓女》,它既没有优美、也没有壮美、也没有崇高,但是呢你会有一种感动。在大多数人看来那是令人厌恶的,很丑嘛。但是如果你的心足够深刻、足够博大,具有一种人性的悲悯,你也许会有一种感动。它就是艺术,而且是不朽的艺术。

那么什么是美学史?

美学史与人的美感和审美意识有关,要谈美学史,首先它跟审美意识、美感这个词离不开。你可以不谈美,你也可以不谈艺术,但是你不能不谈美感。凡是在美学史上占据一定地位的,都没有不谈美感的。所以美感是根本的,或者审美意识是根本的。

内容简介: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是《西方美学史纲》的姐妹篇,内容包含古希腊罗马的客观美学、中世纪的神学美学、近代人文美学和马克思实践美学的奠基。每一个美学阶段,作者都是先介绍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以便于读者对这段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更深刻、清醒的认识。然后再介绍这个阶段的美学代表人物,通过一个个美学代表人物把这个阶段的美学发展情况概括出来。大体上,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这本美学史的。

5. 《西方美学史纲》

美学史就是哲学形态的审美意识史。

在某种意义上,美学本身是哲学的一个部分,一个分支,美学史也是哲学史的一个部分、一个分支。

在西方,真正伟大的美学家都是哲学家。

我们学习西方美学史,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美学修养。美学史也不是孤立的概念和范畴的罗列,而是在背后蕴含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审美倾向和文艺流派的变迁和起伏,美学概念和范畴无非就是这些时代潮流的抽象化的理论反映。所以,不论这些概念如何抽象,它们的根是扎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与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潮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古希腊至20世纪,纲要式呈现西方美学史全貌。本书用极短的篇幅和清晰的逻辑线索,把西方美学史两千多年的思想发展历程纲要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每个阶段的美学家的思想都建立了一个精确的模式或概念图式,以呈现出每一代美学家在思想史上都做了哪些创新和推进,以及它们向下一代美学家思想严谨的逻辑必然性。

6.《<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

第九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不读康德,无以了解西方哲学,步入现代哲学门庭的推荐读本。

将康德哲学的严肃的学术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口语。

《纯粹理性批判》(为调和当时的两大哲学流派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一书是康德哲学的基础,了解康德哲学的体系必由此入门。邓晓芒老师是康德研究专家和康德著作的权威翻译者,本书是根据他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课程一学期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

7.《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

展示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深入分析黑格尔哲学两大精神运作方式及相互关系。

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历史渊源的追溯和逻辑结构的分析,指出它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要素构成,即作为内在动力的自否定的努斯精神和作为反思形式的逻各斯精神。通过与中国哲学的比较,阐明了由此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体系特征。

8.《哲学起步》

立足三大哲学基本问题,来一次哲学上的起步训练。

本书极重要的创新之处:从人类的起源进入哲学问题。

如果一门“哲学导论”课连大学本科生都听不懂,这样一种哲学是失败的。

邓晓芒先生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来描述哲学的根本问题,并将自己多年的哲学研究融会其中,中西互镜,史哲相彰,抽丝剥茧,穷幽极微。始于人类起源的新解,止于方法论的探讨,是邓晓芒先生构建个性化哲学体系的尝试,也是一种古典而现代、朴素又深入的智慧思考。

9.《走向语言学之后——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第一卷: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检讨)》

邓晓芒先生新作,力图以“语言学之后”来超越西方形而上学的“物理学之后”和中国形而上学的“伦理学之后”,而重建当代形而上学。

第一卷对西方形而上学展开了提纲挈领式的回溯和检讨,表明西方形而上学围绕本体论而建立起了“物理学之后”的超越性理论体系,展示了一种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世界观,但在其晚期却日益显示出这种世界观的片面性的弊端,以至于走向衰落,最后指出了西方形而上学实现自我超越和升级的契机。

最初名为“爱智之学”的哲学,有着极古老的源头。

哲学源于惊异,它意味着人类的意识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探求万物的意义。这种智慧追寻,吸引了历代先贤锲而不舍地对世界本原、人的认识以及人的存在等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了极辉煌的哲学史。

“汉译名著”目前已收录的哲学著作,大多为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著,整体上大略能展示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发展历程。除此以外,本类还收录了代表非西方文明的一些经典著作,如印度哲学的经典文献《奥义书》《薄伽梵歌》,古波斯的《阿维斯塔》,以及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中江兆民等人的著作。

◆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120年纪念版·珍藏本·哲学类

(255种,287册)

增订本70种

哲学经典10种

每日一书

《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大词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