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日本人视为“救星”的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岛战役中的沉没
曾被日本人视为“救星”的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岛战役中的沉没
1945年4月7日,日本海军的超级战列舰“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沉没,这不仅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沉重打击,也标志着“巨炮大舰”时代的终结。
太平洋战争后期,当日本人接连丢失制空与制海权时,战争的惨烈度也登上了顶峰。1945年4月1日,美军登陆冲绳岛,倘若美军占领了冲绳岛,那么必将威胁到日本本土的安全。此时的日本也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大和号战列舰了,可残酷的事实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1945年4月5日,日本联合舰队决定执行“天号作战”计划,由“大和”号战列舰、矢矧号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海上特攻舰队,只带单程燃料,发动自杀性攻击,前往冲绳岛反击美军的登陆,企图破釜沉舟与美国舰队决一死战。1945年4月7日凌晨,美国潜艇在九州岛西南海面发现了这支舰队。11时30分,美军巡逻机又盯上了这支日本舰队。与此同时,美军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电令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进攻日本舰队。12时31分,美国海军发出的第一个攻击波,美国飞机集中攻击“大和”号左舷,有4枚炸弹落到了“大和”号第3号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弹穿透了后部主甲板爆炸,将战舰后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预备射击指挥所炸毁。12时43时,大和舰左舷前部被1发鱼雷命中,“大和”号航速降至22节。
在没有飞机掩护下的大和号只能用密集的高射炮火对空射击,美机冲破火网,轮番轰炸。此时的大和号已经中了两颗炸弹,1枚鱼雷。虽然勉强性的撑过了美军第一次进攻,但美军的第二攻击波飞机也会随之而来,这可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大和号有喘息的机会。“大和”号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9吨,舰身长263米,宽38.9米,舰上有3座三联装460毫米口径主炮,该炮最大射程40公里,弹重1460公斤;还有4座三联装155毫米火炮,6座双联装127毫米高炮。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在吨位和舰炮火力上能与“大和“号及其姐妹舰“武藏”号相提并论的战舰。当初日本人是在绝密的情况下建造这两艘海上“巨无霸”的。它们的装甲防护极好,并有分层叠装的船身,被认为是永远不沉的超级战舰。但“武藏”号也于1944年10月24日在锡布延海被美国飞机炸沉。
13时37分,舰体左舷中部被3条鱼雷命中(分别命中143、124、131号肋骨),使其舰体左倾达7-8度。几乎与此同时,由于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炸毁了排水阀门,使该舰无法进行排水作业,舰长下令向右舷舱室对称注水以恢复舰体平衡,航速降至18节。13时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使左倾增加到15-16度,这使该舰的大口径高炮无法使用。14时01分,美机3颗航空炸弹击中左舷中部。14时07分,一条鱼雷还击中右舷150号船肋。14时12分,大和舰左舷中部和后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舰体倾斜达16-18度。由于右舷注排水区已经注满水,只能继续往机械室、休息室和锅炉舱里注水。14时15分,左舷再中1雷,航速渐渐减至7节,舰长被迫发出了弃舰令。
14时23分,大和号主炮弹药库发生爆炸,大和号战列舰沉没于日本九州岛南西,德之岛西北。这艘被日本人认为是永不沉的超级战舰,还没来得及对登上冲绳岛的美军发射一发炮弹就天崩地裂般地沉入了大洋,海面上翻滚着火球、巨浪和浓烟。全舰2498名官兵(连同司令部人员共有2767人)中仅有269人获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员获救)。
最终整个舰队只剩4艘驱逐舰带伤退出战区,这也标志着日本联合舰队“天号作战”计划的失败,日本的败局也因此定型。同时大和号的沉没,不仅预示着日本联合舰队的覆灭,也宣告了巨炮大舰时代的彻底终结,而代替前者称霸海洋的正是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