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智斗特工,科学家“归来”故事很精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智斗特工,科学家“归来”故事很精彩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6/379835.shtm


吴大昌、程光玲二人乘船归国时使用的行李箱等


留学生给周恩来总理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争取撤销留学生回国禁令

一次猜对了美国特工的心理,一次因睡觉太沉侥幸逃过特工的盘查,还有一次是突如其来的台风让特工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

这是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专题展上,展示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鲍文奎学成归国时的惊险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急需人才,一批留学海外的学子迫切想回来报效祖国。但美国移民局却出台规定,不允许留学美国的理、工、农、医科中国学生回国。此次专题展讲述了17位爱国科学家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他们放弃在美国优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冲破重重阻碍,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卓越贡献。

顺利登船

1950年初,鲍文奎预计夏季能修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课程,便迫不及待地预订了回国船票,并购买了紫外光管、X光管、秋水仙素等必需的研究器材和药品,准备回国后立即开展工作。

同年9月,鲍文奎与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赵忠尧、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沈善炯、空气动力学家罗时钧等搭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回国。

临行前,赵忠尧与鲍文奎商定,其他几人都是美国的重点“照顾”对象,鲍文奎在美国攻读的是遗传学,相对安全一些。因此,他们冒险把经典加速器图纸、真空管零件等核物理器材放在鲍文奎的行李箱里。

一行人登船时,鲍文奎的行李果然未受到严格检查,科研设备被顺利地带上船。

两次历险

本以为离开美国就安全了,但没想到的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美国特工一直追着邮轮盘查。邮轮途经日本时,赵忠尧、沈善炯、罗时钧3人被美国特工抓走。

其实,鲍文奎也在诱捕之列,但因为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当天早晨他睡得太沉,没听到邮轮上催人下船的广播,侥幸躲过一劫。

得知这个消息后,鲍文奎赶紧做了两件事。一是把之前赵忠尧交给他的东西转移出去;二是与船上其他中国科学家商议后,一起向外写信通报此事,寻求外界的关注与支持。

1950年9月17日,邮轮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此时,美国特工早已从日本坐飞机提前赶到。晚上7点,鲍文奎被“请”到一个舱室,两个美国特工和两个菲律宾警察再次搜查了鲍文奎的行李,又盘问了许久。

虽然没发现问题,但美国特工不依不饶,准备扣留鲍文奎。所幸,当晚邮轮收到台风预报,第二天清早必须开船。由于晚上无法办理拘留手续,鲍文奎再次躲过了美国人的抓捕。

9月19日,鲍文奎和其他中国科学家一起,跨过深圳罗湖桥口岸回到了祖国。

归国后,鲍文奎主要从事同源四倍体水稻和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遗传育种研究,代表成果有《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和《八倍体小黑麦育种与栽培》等。

感受情怀

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专题展上,这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还有很多。

作为今年“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重点活动之一,该展由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携手推出,展出亲历人员所用实物展品50余件,包括吴大昌、程光玲夫妇乘船归国时使用的行李箱、相机、打字机等;还有师昌绪、张兴钤、李恒德等归国科学家的书信、照片、证书等史料图片近150张。很多实物、器具、照片是首次与公众见面,不少故事、资料、影像素材也是初次披露。

展览展示了留美归国科学家群体强烈的归国决心和爱国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和关心科技事业的社会各界砥砺奋进、奋发图强,共同实现“科技强国”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