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任伯年《以诚肖像》:海派绘画的传世佳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任伯年《以诚肖像》:海派绘画的传世佳作

引用
1
来源
1.
http://news.zhuokearts.com/html/20250220/253030.html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展出馆藏古代中国艺术精品,其中书画部分精选200余件藏品,涵盖铜镜、画像砖、陶瓷、宗教造像等多种类型,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年。在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中,任伯年的《以诚肖像》尤为引人注目,展现了这位海派画家的艺术成就。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是最先形成独立艺术风格的画种之一,也是直观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的重要载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人物画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世俗风情、肖像写生、佛道图像等,不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情趣,还揭示了人物画艺术形式的演变历程。其中,任伯年的《以诚肖像》无疑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徐悲鸿绘制的任伯年油画肖像,徐悲鸿纪念馆藏

任颐(1840—1896),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近代海派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与任熊、任薰并称“海上三任”。他擅长人物、花鸟、山水等各类题材,尤其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素描和水彩技巧,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薛永年先生曾评价任伯年“学古而变,取洋而化”,认为他善于吸收新的艺术观念和趣味,创造出富有新意的艺术语言。他的艺术实践对探索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任伯年,《以诚肖像》轴,1877年,纸本设色,纵102厘米、横45厘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以诚肖像》创作于任伯年壮年时期,是其肖像画的代表作。海外学者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对这幅作品有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面部刻画,非但未被特别突出地安排在画面上,相反倒是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其用意在于探索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制图一般刻画的面孔与墨气淋漓环境的对比效果。这酣畅之墨气不是表现而是暗示帽子和毛皮衣领。他在同时期作的姜世农像显示出类似的手法,这种手法给程序化的题材增加了视觉上的戏剧效果。以诚的面部刻画以肉色为主宰下眼皮深敷一层阴影表现出典型的任伯年特征:草率而大胆的运笔表现出若非胸有成竹,必是率意如此。”(摘自1994年《意趣与机杼——明清绘画透析国际学术讨论会特展图录》)

这件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被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一册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一卷,并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次展出。2021年“天才纵横——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中,策展人总结其肖像画风格为:“任伯年笔下的人物多求传神,远视神态丰采毕露,近观线条率性奔逸”。

作品的题款和钤印信息如下:
题款:以诚仁兄先生五十一岁小像。光绪丁丑正月,山阴伯年任颐。
钤印:颐印(白文方印)、任伯年(朱文方印)

作品还附有多位名家题跋,包括程光斗、邵世钊、唐受祺、余文蔚等,从不同角度赞美了画中人物的高雅气质和生活情趣。


“天才纵横——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21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