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人员中医基础知识考试卷
西学中人员中医基础知识考试卷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西医人员开始学习中医知识。为了帮助西学中人员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本文整理了一份中医基础知识考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恒动概念。
-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在阐述人体组织器官的属性归类时,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 中医学的五脏其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其中心主血脉、肺主气、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藏精。
- 中医望诊其中望香主要包括望舌苔和舌质两部分。
- 中药的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 中药的味,既与药物的实际滋味有一定的关系,更是药物功效的主要标志,常用五味来表示,即酸苦甘辛咸。
-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其中除单行(指用单味药物治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指配伍关系。分别为相须相赤、相畏相使、相恶相反。
- 由于表证有风寒和风热两大类型,根据解表药的不同特性,可分为辛凉解表药和辛温解表药两类。
- 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根据清热药的性能和特长,一般分为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躁湿和清退虚热药五类。
- 凡以袪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 凡是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本类药物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对阴虚津少,舌绛及气虚者慎用。
- 橘皮因以陈久不变质为好,故又名陈皮,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其主要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
- 凡以补益正气,消除虚弱症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根据补虚药的不同功能,一般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四类。
二、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运用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的学说是(A)
A. 阴阳学说
B. 五行学说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根据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关系,“虚则补其母”的治疗法则,其中具体一种治法为培土生金法,是指(B)
A. 滋肾养肝
B. 补脾养肺
C. 泻肝清肺
D. 疏肝健脾在五脏六腑中,位于中焦,具有运化水谷等主要生理功能,素有“后天之本”称谓的脏腑是(B)
A. 肺
B. 脾
C. 肾
D. 胃六淫致病邪气中,其为阳邪,性开泄,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素有“百病之长”称谓的是指(C)
A. 寒邪
B. 暑邪
C. 风邪
D. 燥邪中医望诊中,望舌苔尤为重要,其黄色苔的临床意议是指(B)
A. 寒证
B. 热证
C. 虚寒证
D. 寒湿证下列药物中属于辛温解表药的是(B)
A. 桑叶
B. 荆芥
C. 菊花
D. 黄芩被誉为“呕家圣药”的是(C)
A. 竹茹
B. 陈皮
C. 生姜
D. 藿香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并以泻心经实火,去中焦湿热见长的药物是(A)
A. 黄连
B. 黄芩
C. 黄柏
D. 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功效,被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是(D)
A. 金银花
B. 大青叶
C. 蒲公英
D. 连翘既有攻下积滞之功,又有利胆退黄,逐瘀通经的药物是(C)
A. 益母草
B. 田七
C. 大黄
D. 番泻叶具有芳香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湿浊中阻之呕吐,首选的药物是(C)
A. 生姜
B. 砂仁
C. 藿香
D. 厚朴下列药中,属于利水渗湿药的是(B)
A. 佩兰
B. 茯苓
C. 防已
D. 石膏下列药中,不是行气药的是(D)
A. 陈皮
B. 枳实
C. 木香
D. 山楂下列药中,不属于活血袪瘀药的是(D)
A. 川芎
B. 延胡索
C. 丹参
D. 半夏下列药物中,不属于补气药的是(C)
A. 人参
B. 黄苠
C. 当归
D. 太子参
三、简答题(30分,每小题15分)
- 何谓辨证论治?
答:运用中医学理论剖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定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