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加密方式及操作方法
数据的加密方式及操作方法
加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明文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变成难以理解的密文,从而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获取和使用。本文将介绍加密的基本概念、主要加密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什么是加密
加密是对明文信息进行处理,修改成密文(混乱的字符串),让人弄不懂信息的含义。这里的明文可以是文本、图像,甚至录音。加密可以应用于各种敏感数据的处理,比如我们使用app的登陆密码和短信验证码,购物商城的支付密码,银行/证券系统的金额等。这些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为了信息安全(不被黑客拿到和使用),都应当做加密处理。
比如明文是password
加密后,密文是5aa765d61d8327de
即使拿到了密文。黑客也无法轻易的还原出明文。越成熟完备的系统,使用的加密方式也会越复杂,越难解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信息安全。
二、加密方法
加密方法主要分为: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散列
如上图,发送者(用户)的明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加密成密文进行传输。其实这里的密文是不安全形式传输的,密文数据可以被抓取(但没有密钥无法解密),到达接收者(企业)时,接受者会使用密钥进行解密,获得明文信息。反过来也是一样(比如给用户发送验证码),这时企业变成消息的发送者。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在于密钥。
1. 对称加密(如AES加密)
发送者和接受者使用的是相同的密钥。
2. 非对称加密(如RSA加密)
存在一把公钥和一把私钥。发送者使用公钥进行加密,那么接收者需要使用配对的私钥来解密。反过来也一样。
3. 散列(如MD5加密)
无论多长的字符,都会输出固定长度的散列值。通过散列加密的数据是无法解密的,只能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在传输中未被篡改)。
三、加密操作
1. MD5加密(散列)
MD5是一种散列算法,只能加密,无法解密。无论输入的明文多长,MD5都会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散列值,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2. AES加密(对称加密)
AES加密时,需要设置密钥和偏移量。解密时,也需要输入相同的密钥和偏移量。AE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 RSA加密(非对称加密)
RSA加密需要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发送者使用公钥加密数据,接收者使用私钥解密数据。RSA算法适用于需要安全传输密钥的场景,如SSL/TLS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