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分层作业融入英语课程
设计分层作业融入英语课程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作业(tiered assignments)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分层作业的概念、种类及其设计原则,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老师通常习惯以习作、作业本或学习单,当作练习或评量,有些习作或学习单的內容是简单的临摹抄写单字或句型,对于較早接触英文的学生而言,這樣的临摹抄写可能过于简单,他们很快就能完成,也沒有挑戰性。然而对某些学生而言,他们只是刚接触英文,这些临摹抄写单字或句型,是基本功夫的培养,透过抄写也同时在培养单字和句型的辨识。面对班上不同英文程度的学生,英文老师如果能够设计分层作业(tiered assignments),进行课堂的差异化教学,就可以解决学生的不同需求。
分层作业指的是「某一单元里面给予学生选择不同深度和复杂度的任务,通常分成三个层级」(Blaz,2006,頁 44)。Blaz (2002) 把分层作业分成四种,包括资源、结果、过程和作品。Heacox (2002) 认为分层作业可以分成六种,包括挑战程度、复杂度、资源、结果、过程和作品。表一是分层作业种类与其定义。
Heacox (2002) 认为老师给学生分层作业之前,要向学生清楚说明一个事实,即为「每个人学习的方式都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作业或学习单不一定要一样」(頁 125)。因此 Tomlinson (1999) 认为教师给予学生分层作业很重要,因为教师知道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达到特定教学目标(頁 83)。除此之外,Heacox (2002) 建议老师给学生分层作业的时机点是「一開始上课的暖身活动」或「需要让学生安静的时候」(頁 125)。
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有八项重点规準 (Blaz,2006;Tomlinson,1999):
第一、选定某一单元必须达成的重要概念或学习技能。
第二、评量学生的兴趣、准备度、学习档案和专长。
第三、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表來設計,程度比較好的必須能夠「综合」和「评鉴」,中間程度的必須能夠「应用」,依此類推。
第四、设计有趣的活动,且每个不同层级的作业都能让学生充满热情且积极的态度想要完成,如此学生就能够使用技能去理解重要概念。
第五、依照活动区分难度,活动难易程度可以從基础到难、熟悉到不熟悉、与个人经验相关到和个人经验完全无关。
第六、教师必须确定指令是清楚的,最好有清单让学生知道完成任务的每个步骤。
第七、标示分层作业不要用低、中或高这样的字眼,用中立的词彙來区分,例如顏色、衣服。
第八、学生投入不同层级的作业,时间和心力必须相当。
Baer (1990) 的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l繪本,是介绍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式上学,以下就针对此繪本内容來设计阅读后的 (post-reading) 分层作业,供英文老师参考。
一、挑戰程度
这项分层作业设计是依据布魯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表设计,挑戰程度比较低的是属于「记忆」,学生只要写出书本中的交通工具。第二层级是属于「理解」,学生列出不同国家的小朋友以及搭配的交通工具。最高层级的是「分析」,不同国家的小朋友,会选择搭乘某種交通工具去上学,必然是受到所在国家的自然或人文环境所影响,例如居住在威尼斯的 Bianca、Beppo 和 Benedetto 就必须搭乘 vaporetto (水上巴士)去上学。分层作业说明如下:
二、複雜度
英文老师提供给予学生的分层作业,也可以呈现複杂度上的差异。以複杂度最低、最简单的为例,学生可以将繪本中的交通工具进行分类,例如 land(陆地)、water(水中)或 air(空中)。複杂度中等的作业,是让学生列出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至于複杂度最高的作业,必须列出搭乘某種交通工具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解決方法。分层作业说明如下:
三、资源
老师给予学生的资源可以有不同程度,因为资源的不同可以提供学生不同的分层作业。看海報是比較容易的,因为只要看和直接抄写即可。听歌曲对学生是难度高一点的挑战,因为学生必须听懂歌曲的内容。最后一项作业是阅读繪本,因为学生必须读懂整个故事,才能写出或画出所有交通工具。分层作业说明如下:
参考歌曲連結如下:
- Modes of Transport for Children
- Vehicle and Transport Songs Collection
- Transport Vehicles Song
四、结果
班上学生的英文能力程度不同,下面的分层作业,可以依照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分成低、中和高程度。分层作业说明如下:
五、作品
分层作业中作品的呈现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学习策略和风格有所不同,下面的分层作业是针对「肢体动觉知能型」、「音乐智能型」和「语文智能型」的学生而设计。分层作业说明如下:
参考文献:
- Blaz, D. (2006)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A guide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New York, NY: Taylor & Francis.
- Heacox, D. (2002).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 How to reach and teach all learners, grades 3-12. Minneapolis, MN: Free Spirit Publication.
- Tomlinson, C. (1999). Differentiated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Witherell, N. L., & McMackin, M. C. (2007). Teaching vocabulary through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with leveled graphic organizers. New York, NY: Schola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