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相邻通行权侵害证据的种类与法律适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相邻通行权侵害证据的种类与法律适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laws/17148465.html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动产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其中相邻权纠纷尤为突出。相邻通行权作为不动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尊重和保障的权利。当相邻通行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并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本文将从法律实务角度出发,详细阐述相邻通行权侵害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适用问题。


图1 相邻通行权侵害证据的种类与法律适用

相邻通行权的概念与法律依据

相邻通行权是指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在行使权利时,依法享有的在相邻不动产权利范围内进行必要通行的权利。这种权利不仅包括物理上的使用,还包括对相邻不动产的合理利用所形成的权益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处理相邻关系时应当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公平合理的原则。”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不动产权利范围内的通行、排水、通风、采光等必需的使用,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这些条款为相邻通行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相邻通行权侵害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妨碍权利人行使相邻通行权的行为。这种侵害可能表现为物理障碍、权利限制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权利妨害。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相邻通行权是否受到侵害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是否存在必要的通行需求
  2. 侵权行为与妨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 侵权人的主观过错程度

因此,受害人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上述要件,以获得法律支持。

相邻通行权侵害的证据种类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相邻通行权是否受到侵害,主要依赖于证据的收集和运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包括下列种类:(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在相邻通行权侵害案件中,主要的证据种类包括:

  1. 书证:包括物权归属证明、相关协议或合同、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等。其中,不动产权证书是核心书证,用于证明权利人对不动产拥有合法权益。

  2. 物证:指能够证明相邻通行权受到侵害的实物,如妨碍通行的构筑物、障碍物等。这些物证可以通过拍照、摄像等方式固定证据。

  3. 视听资料:包括录像、录音、照片等形式记录侵权行为的影像资料。这类证据具有直观性,在证明侵权事实时具有重要作用。

  4. 电子数据: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信息,如监控录像、手机短信等数字信息。在当今社会,电子数据已成为重要的证据来源。

  5. 证人证言:指了解侵权行为发生的目击者或知情人提供的口头证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需要通过其他证据佐证。

  6. 鉴定意见:

  • 专门性问题的鉴定,如相邻不动产是否存在限制通行的技术障碍。
  • 损害程度的鉴定,用于确定侵害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1. 勘验笔录:由法院、仲裁机构或行政机关对侵权现场进行的实地查看记录。这部分证据能够客观反映侵权现场状况。

物权归属证明

不动产权证书是确定相邻通行权的基础性文件。在主张相邻通行权时,权利人必须提供合法有效的不动产权属证书,以证明其对不动产拥有排他的使用权或所有权。

此外,地役权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文件,也能够辅助证明权利人的权益范围。

侵权行为的证据

  1. 妨碍通行的事实依据
  • 障碍物设置证据:包括照片、录像等能够证明被告在原告必经之路设置障碍物的影像资料。
  • 堵塞证明:如物业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或第三方机构的现场勘验记录。
  1. 主观过错证明
  • 告知函、通知书:表明权利人曾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而侵权人置之不理。
  • 邻居投诉记录:如果相邻不动产使用人多次反映同一问题,也能从侧面印证侵权人的主观恶意。

证据收集与运用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证据的真实性
    所有证据材料均需具备真实性和关联性。证据必须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与争议焦点直接相关。例如,在提交视听资料时,需要提供拍摄时间、地点和内容的相关说明,以确保其真实性。

  2. 证据的完整性
    证据应当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互相印证。单一孤证往往难以服判,特别是对于具有专业性的问题,更需要通过多种类型证据共同证明。

  3. 合法收集原则
    证据必须是依法取得的,不能采用违法手段获取。例如,在拍摄视听资料时,应在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进行,以确保取证合法性。

司法实践中的特殊问题

在处理相邻通行权侵害案件中,常遇到以下特殊问题:

  1. 历史形成认定
    对于历史上形成的必经,法院通常会基于“添附”理论进行审查。如果一方长期允许另一方使用其土地作为,则可能被视为地役权的形成。

  2. 公共利益与私人权利的平衡
    在相邻通行权案件中,有时需要考虑公共利益的保护。例如,在城市规划区内修建道路,涉及公共利益时,可能会要求相关主体进行配合。

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参考一个真实的案例:

案情概述

原告张与其邻居李因门前使用问题发生纠纷。李在自家院墙外砌筑了一米高的围墙,导致张无法正常通行。

争议焦点

  1. 李是否侵犯了张相邻通行权?
  2. 如侵权成立,李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

证据收集

基于上述分析,原告提供了以下证据:

  • 不动产权证书:证明其对不动产拥有合法所有权。
  • 现场照片、视频资料:显示李砌筑围墙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原告通行造成的阻碍。
  • 邻居证人证言:证实双方长期以来因问题发生矛盾。

法院判决

综合上述证据,法院认定被告李行为构成了相邻通行权的侵害。最终判决被告拆除障碍物,并赔偿原告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图2 相邻通行权侵害证据的种类与法律适用

处理相邻通行权案件的关键在于充分收集和运用各类证据,以证明侵权事实及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取证行为的合法性。

律师在代理此类案件时,应当注重全面调查取证,并合理运用证据规则进行诉讼策略制定。特别是在涉及到专业性问题时,更需要通过专家意见或鉴论来强化证明效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