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D-DIC测量的误差分析和现场测试试验的精度验证(数字图像相关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D-DIC测量的误差分析和现场测试试验的精度验证(数字图像相关法)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ROGER_MM/article/details/138320991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变形及粒子移动的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具有便携、速度快、精度高、易操作等特点。本文将分析DIC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精度。

数字图像相关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分析

  1. 子区位移模式误差:传统的DIC方法假设子区中变形为常应变,这会带来截断误差。采用子区中心点位移的2次泰勒多项式可以平衡精度与效率。

  2. 亚像素重建误差: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依赖于散斑图像的采集和恢复,但光学系统和光探测器件的限制会导致空间散斑场的恢复不完全。亚像素重建方法(如双线性插值)会引入系统误差。

  3. 离面位移误差:实际三维变形与假设二维变形条件的差异会导致测试结果误差。离面位移会影响面内应变的测量。

  4. CCD相机采集误差:CCD记录的非线性和光学系统的相差会导致图像失真,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随机误差因素分析

  1. 光源光强不稳定:光源强度随时间变化会影响测量精度。

  2. CCD记录噪声:包括环境噪声(如地面振动、电磁干扰)和系统内部噪声。

  3. 离散特性误差:CCD记录的离散特性在空间采集和信号量化方面也会带来误差。

数字图像相关应用优化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并提高测试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1. 保证试件平面运动
  • 采用预加载阻止离面位移
  • 使用大比率物距与像距比的光学系统
  • 测出离面位移并进行补偿
  1. 抑制环境干扰
  • 使用隔震台隔离地面振动
  • 采用算法修正热气流扰动
  • 选用稳定光源
  • 进行设备预热
  1. 可靠的初值预测:通过实时相减功能和摄像机调节实现初始位移和位移导数的精确控制。

  2. 选择适当的散斑图:使用小尺寸、高对比度的散斑以增强相关性。

  3. 选择合理的子区尺寸:合理设置子区像素以减少随机误差。

  4. 统计数据处理: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后平均”,计算各分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新拓三维DIC系统精度验证

通过三个实验场景验证了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精度:

  1. 压缩加载变形测试
  • 在零部件表面粘贴应变片(精度1微应变)

  • 测量轴向、径向应变并绘制时间-应变曲线

  • DIC数据与应变片数据对比,两者应变差别在220με以内

    在三个不同加压状态下,DIC测量数据与应变片数据的对比结果如下:

  • DIC测量数据:0.285微应变、93.1微应变、205.896微应变

  • 应变片测数据:0.206微应变、73.552微应变、217.215微应变

  • 应变精度相差均在20微应变之内

  1. 振动实验位移精度验证
  • 通过天线反射器振动实验进行位移偏差对比

  • 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精度1微米)

  • 施加不同力载荷,每组采集20个数据

  • 位移精度达到0.01mm

  1. 振动观测位移精度验证
  • 通过激振器施加微小载荷使飞机模型振动
  • 绘制时间-位移曲线观测振动效果
  • 振幅在0.1mm以内有明显振动趋势

通过对数字图像相关法的误差分析及现场测试试验的精度验证,证实了DIC系统的灵敏度、精确度和数据可靠性均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