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iangzhevip.com/2024/08/22/%E4%B8%80%E7%AF%87%E6%96%87%E7%AB%A0%E5%B8%AE%E4%BD%A0%E8%AF%BB%E6%87%82%EF%BC%9A%E4%B8%AD%E5%9B%BD%E5%90%84%E4%B8%AA%E6%97%B6%E6%9C%9F%E7%9A%84%E4%BD%9B%E5%83%8F%E7%89%B9%E5%BE%81/

佛教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朝代的佛像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从十六国时期的四足方坐到清代的汉式衣服,从北魏的清瘦到唐代的丰腴,每一时期的佛像都凝聚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本文将带你穿越千年,领略中国各个时期佛像的艺术魅力。

十六国时期佛像特征

总体特征

  • 结构:四足方坐+主佛+背光+伞盖。
  • 面相: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分为磨光式和有发绺式两种。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额头宽大,双目平视,大而长,形如杏仁,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稍大的像有的在唇上表现有小胡须。后颈部多有榫,用于接背光。
  • 衣着:多为无领通肩大衣,襟部衣纹呈V字或U字形,两臂纹路清晰有力,层次分明。(犍陀罗式佛像的衣着特征多为坦右肩、通肩式大衣的形象。然而中国人有着对称的审美特点和保守的思想特征使,得原本袒右肩在中国变成了V字形或U字形,犍陀罗式的佛造像多见于石窟之中)。
  • 动作:双手作禅定印结于腹部,有学者认为偏早期的双手掌重叠、掌心向腹如捂肚子状,偏晚些的已经可以表现上下手重叠外翻的立体感。结趺跏坐,但不表现双脚。
  • 四方台:佛坐于四方形台上,一般正面两侧浮雕张嘴狮头,中间刻有插画净水瓶或汉式博山炉(博山炉双侧各有一供养人)。主佛底部(台座底部)四方而中空,用来接于四足方坐。
  • 背光:多为同心圆背光,顶部有榫用于顶接伞盖,最下部是四足台座。
  • 材质: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佛像底部中空,鎏金色多偏暖,手感较清。

北魏时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 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
  2. 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3. 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4. 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5. 头光为圆形,外面莲瓣一周。

菩萨像特征

  1. 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
  2. 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较为烦琐。
  3. 神情安详,姿态自然。造型颇为完美,毫无做作之感。

北魏后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 面相清瘦,脸型呈汉人特征,额头高宽,眉清目秀。
  2. 肉髻较高,发髻除磨光和浅水波式外,又出现了螺发,并且发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3. 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衣下摆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
  4. 身材比例协调,体态修长清瘦,给人飘逸洒脱之感。
  5. 铜佛像多体小量轻,石雕像增多

菩萨像特征

  1. 面庞丰润,容貌秀丽,头戴宝冠,宝冠多为发髻冠或花瓣式冠,束冠的宝缯自然下垂,不像前期往两侧飘舞。
  2. 身长腰细,上身半裸,下身着裙,配饰增多,大裙宽肥飘逸;
  3. 庐山巾,帔帛一般搭在双臂上,再由两肩下垂交叉于双腿之间,然后上卷至肘部,再向外飘,上卷处呈折角状,这是当时妇女的流行装束。

北齐时期雕像特征

佛像特征

  1. 面相丰润,面型略长,五官线条柔和,头部肉髻较为平缓,多数不刻发纹,即使有也是浅雕式的螺型发纹。
  2. 身材修长,肩宽腰细,整体造型上大下小,呈筒圆型。
  3. 上身多穿僧祗支,外着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
  4. 佛陀的神情温和端庄,质朴淳厚。
  5. 此时佛像多为浅衣纹,立像多身躯扁平,侧面看腹部向前凸起。

菩萨像特征

  1. 面相丰润,端庄秀丽,头戴化佛冠或花冠,宝缯下垂至肩,但不外飘。
  2. 庐山巾,帔帛下垂交叉处多不再用环,而是发展成一个饰物,裙褶处细密流畅。

北周时期雕像特征

  1. 头长腿短,身体矮壮,略显笨重。
  2. 衣纹线条简洁流畅。
  3. 庐山巾,帔帛变宽,呈三角型搭于两肩膀上。
  4. 佛像整体比例失调,体躯肥硕敦实,姿势多为简单的僵直而立。此时的璎珞花饰,匹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细部多加雕饰。

隋朝雕像特征

  1. 丰颐足额,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2. 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身材粗壮。
  3. 腹部稍稍突起,躯体有弯曲感,身体重心前倾。
  4. 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缺少飘逸的动态美。
  5. 佛像头顶肉髻,螺发;菩萨多戴花冠,璎珞粗大下垂至膝部,束冠缯带和帔帛向两侧低垂。

唐代雕像特征

佛像 特征

  1. 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2. 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 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 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5. 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6. 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代特点。
  7. 鎏金泛红,具时代特色。

菩萨像特征

  1. 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
  2. 上身袒露至腹,帔帛斜挂;下穿罗裙,腰部有束带。服饰华美,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体态丰腴,腰肢扭动,身体呈S型,动感强烈。
  3. 手持杨柳枝或执甘露瓶,为唐代观音菩萨形象重要标志。

弟子像特征

将迦叶以往削瘦老迈的形象变得刚毅壮实,天庭饱满,目光深沉;
阿难则体态丰润,年轻力壮,眉目清秀,神态平和,温柔敦厚。

天王力士像特征

头部梳拳形髻,眉毛倒竖,双目圆睁,嘴型大张。天王身披铠甲,脚踏夜叉;力士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赤脚,多是半弓步的姿势,挺拔雄健。

飞天像特征

面容妩媚,身材匀称,体态婀娜,飘逸自然,长裙紧裹双腿,双脚外露。

宋辽金时期雕像特征

宋辽金时代佛像具有浓厚得人间烟火气息。写实性较强。这时期石雕衰落,木雕则异军突起,尤其木雕观音最为出色。

宋代佛像特征

  1. 面庞丰润,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佛像头顶肉髻,呈螺式发型,但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
  2. 身材匀称,服饰的衣褶流畅,凹凸有致。
  3. 罗汉造像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人物形体刻画完美。
  4. 姿态随意活泼,富有个性,具时代风格。

辽代佛像特征

佛像肉髻较为低平,螺发中央多有髻珠。

  1. 两肩宽厚,体态丰满厚实,上身偏长,下身略短。
  2. 菩萨头戴高冠或三叶形宝冠,面颊圆润,眉毛修长,两眼似闭未闭,鼻挺唇薄。上身袒露,项挂璎珞,帔帛绕肘;下身着裙,线条流畅,衣饰飘洒自然。
  3. 莲座盛行束腰大仰莲式,莲瓣肥硕,尖端略向外翘起,下层多为三层台阶状或是俯莲;佛座平面盛行方形,圆形和六出花口形,方台上的铺布中间呈半圆形,两侧下垂呈三角形,有明显的图案化倾向。

金代佛像特征

造像躯体壮硕,宽肩阔胸,写实性强,施彩敷色讲究华丽繁缛。

元代雕像特征

  1. 脸型丰满圆润,面相清秀靓丽,表情恬淡柔和。
  2. 肉髻高耸,多为带三叶或五叶宝冠。
  3. 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
  4. 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
  5. 莲花台座的莲瓣肥大饱满,底沿外卷
  6. 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具元代特征。
  7. 元代佛像蜂腰长身,姿态妩媚,菩萨则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明代佛像特征

  1. 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2. 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3. 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
  4. 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为明代特点。
  5. 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
  6. 细部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晚期造像常用手法。
  7. 仰覆莲座,边缘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8. 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
  9. 衣纹流畅,生动曲折,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是明代造像的手法。
  10. 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这是明代造像的普遍特点。

清代雕像特征

  1. 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眼传神。
  2. 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
  3. 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
  4. 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的极为精美细腻,华贵高雅。
  5. 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莲瓣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具时代特色。
  6. 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是清乾龙造像特点。
  7. 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制作教粗率。

藏传佛像特征

藏传佛像主要以青铜像为主,佛陀头顶高肉髻,菩萨头戴花冠或三叶冠。他们都面相方圆,颧骨略显突出;躯体粗壮,肩宽腰细,高乳大臀,姿势呈三折枝式,衣着背光则显简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