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详细攻略
胃镜检查详细攻略
胃镜检查详细攻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高油高盐的食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各种“胃病”,出现上腹痛,饭后胀痛、反酸、嗳气等消化症状,因为症状的反复出现,免不了要上医院消化科求医,甚至还需要进一步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目前发现上消化道肿瘤及早期癌前病变非常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胃肠镜检查,大家都会有很多疑问,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胃镜检查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胃镜?
胃镜检查是由医生检查上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一种检查,这种检查有时被称为内窥镜检查。内窥镜的镜身是一种纤细而柔软的管子,它大约和小手指一样粗,可以通过口腔,进入食道,向下到达胃和十二指肠。内窥镜的尖端包含一个摄像灯和一个摄像头,这样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内窥镜也有一个侧通道,各种仪器可以通过。医生可以通过这个管道进行组织活检、止血、取异物等操作。
很多人把疾病拖到很严重甚至晚期才迫不得已去做胃镜,是因为对胃镜检查认识不足,恐惧而一拖再拖。其实,经过深入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大可从容面对,达到轻松的完善这项检查。
胃镜检查前准备
- 在胃镜检查前禁食。内镜检查前,通常需要停止进食固体食物8小时,停止喝水4小时。这是为了确保你的胃在检查过程中是空的,能够把消化道粘膜看的清清楚楚。
- 停止服用某些药物。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与相关科室医生充分沟通,必要时在医生检查前需停药1周,防止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 调整用药,比如,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应暂停降糖药或胰岛素。
- 检查时携带以往的就诊病历和检查结果以便医生参考。
- 注意调整好心情,避免过度紧张,检查中听从医生嘱咐,如有不适,难以配合要立即告知医生。
- 无痛胃镜或者年纪较大的患者还需要完善心电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静脉麻醉和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在胃镜检查之前,你会先服用局部麻醉的药物,喉咙会被麻醉,减少呕吐反应。任何可拆卸的假牙都需要在检查前取出。
胃镜检查一般持续5至10分钟。你通常会向左侧卧,一个保护环放在你的牙齿之间,这样你的嘴就会张开,不会咬到胃镜。进镜时你必须咽部放松,做吞咽动作,这样胃镜才能进入你的食道,然后它被慢慢地推入你的胃,向下到你的十二指肠降段。
使用视频图像,医生可以检查你的食管和胃粘膜,寻找红肿、炎症或肿块。在屏幕上还可以看到出血、静脉曲张、异常狭窄的通道和胃溃疡等病灶,并且记录到电脑上。如有必要,将采集组织样本做病理检测,明确病灶性质。出血、异物、异常狭窄和某些疾病可以在操作中直接治疗。
胃镜对咽喉部的刺激,可引起恶心、干呕以及呛咳等反应,这时候就要尽量放松,深呼吸,尽量减少恶心,干呕,因为干呕会影响观察,气体呕出还要重新注气,增加检查时间。当然,如果检查过程中感到极度紧张或者呕吐反应太大,难以配合,不能有效完成普通胃镜检查,可以考虑无痛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 胃镜检查完成后,患者将被转移到恢复室,大多数人在休息半小时左右后就准备回家了。如果是无痛胃镜,因为使用了镇静剂,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准备好回家。
- 检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最好不要马上进食水,以免引起呛咳,仍需禁食、禁水2小时。
- 检查后咽部可能会有疼痛及异物感或出现声音嘶哑,一般几个小时内就会消失。
- 结合身体情况适当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 无痛胃镜的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不能驾车、精细作业、以防意外。
胃镜检查的并发症和风险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咽喉损伤等,但常规检查发生几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谨慎操作尽量避免。检查后如果出现发热、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寄语:如果出现上腹痛,饭后胀痛、反酸、嗳气等消化症状,迁延不愈或者逐渐加重,为了避免耽误病情,还是要早日完善胃镜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及时精准治疗。胃镜检查一点都不可怕,只要深入认识和充分准备,就可以轻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