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郑文公碑》 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康有为看完觉得不懂书法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郑文公碑》 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康有为看完觉得不懂书法了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PDNFCVJ05566FGX.html

《郑文公碑》,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是北魏时期的摩崖刻石,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此碑是为了纪念郑羲而刻,由其子郑道昭亲自书写。最初刻于天柱山巅,后因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更佳,遂在云峰山重刻。第一次刻的称为上碑,字较小且因石质较差而多模糊;第二次刻的称为下碑,字稍大且清晰,共有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但未署名。直至阮元亲自临摹拓印并考订为郑道昭的作品后,此碑才受到重视。

《郑文公碑(下碑)》以其肃穆庄重、气宇轩昂的艺术风格著称。康有为曾评价道:“未看过此碑,不要说自己懂书法。”此碑的书法艺术价值可见一斑。碑文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字体近楷书,同时兼具篆隶意趣,是魏碑中的佳作之一。其笔画既有方笔也有圆笔,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将篆势、分韵、草情融为一体,刚劲与姿媚兼备,堪称不朽之作。

清代包世臣对《郑文公碑》有精辟的评价:“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他认为此碑是“真文苑奇珍也”。

郑道昭(公元455—516年),北魏著名书法家,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他擅长正书,体势高逸,尤其擅长写大字。曾任国子祭酒、光州刺史,后任秘书监,谥号文恭。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