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岛战争:一场影响深远的英阿较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岛战争:一场影响深远的英阿较量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GCU2EV05564UQT.html

马岛战争是英国二战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作战,交战双方为英国和阿根廷,战争目标是一座位于大西洋上的岛屿——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这场战争不仅展现了两国在军事技术上的较量,也揭示了国内矛盾如何演变为国际冲突。

战争背景:国内矛盾引发的国际冲突

战争开始前,英阿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国内矛盾。英国在二战后虽然成为战胜国,但庞大的战争支出导致财政问题,加之殖民地纷纷独立,经济持续低迷。阿根廷在50年代因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跃升为发达国家,但随后的政治动荡引发长达20年的混乱,通货膨胀与失业率飙升。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4%。军政府领导人加尔铁里为转移国内矛盾,决定通过战争解决这一问题,目标直指英阿两国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战争爆发:从对峙到全面冲突

马尔维纳斯群岛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一直是英阿两国争夺的焦点。1982年3月,阿根廷试图通过移民方式加强对岛屿的控制,但遭到英国"坚忍号"破冰船的阻止,双方陷入对峙。联合国等第三方的调解未能奏效。


两艘对峙船只,左为坚忍号,右为喜事湾号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发动"蓝色作战"计划,成功占领马岛首府斯坦利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面临艰难抉择,最终决定派兵参战,维护英国尊严。

英军反击:从南乔治岛到斯坦利港

1982年4月5日,以"无敌号"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为首的英军特混舰队从朴茨茅斯军港出发,前往马岛海域。4月下旬,英军首先攻占南乔治岛,俘虏数百名阿根廷守军。随后,英军成功击沉阿根廷海军旗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重创"圣菲号"潜艇,取得制海权优势。


英军特混舰队抵达马岛海域

然而,阿根廷军队凭借从法国进口的"超军旗"攻击机和"飞鱼"反舰导弹,成功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造成20名英军士兵阵亡。但阿根廷国力有限,5月下旬英军已牢牢封锁马岛海域和空域。


冒起浓烟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最终决战:斯坦利港的陷落

5月21日晚,英军4000余名士兵在东福克兰岛北岸登陆。经过激烈战斗,英军于6月13日攻入斯坦利港。6月14日凌晨3时,驻守马岛的9800名阿根廷士兵全部投降,阿军指挥官马里奥·梅内德斯少将签署投降协议。


英军攻入斯坦利港

战争影响

马岛战争以英国的全面胜利告终,这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的海空作战不仅重塑了英国的国际形象,也导致阿根廷好战政府的垮台。这场战争引发的领土争端持续至今,成为英阿两国长期的外交难题。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