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煜《渔父(其二)》:春风泛舟,万顷波中得自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煜《渔父(其二)》:春风泛舟,万顷波中得自由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5/05/503199_1142010060.shtml

李煜的《渔父(其二)》是一首题画词,通过对画中渔父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词语言精炼,意境悠远,是李煜早期作品中的佳作。

渔 父(其 二)
南唐 · 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词句注释】
1.渔父:词牌名,亦作“渔父词”,《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
2.棹(zhào):摇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3.纶:比较粗的丝。《五代名画补遗》中误作“轮”。纶,钓鱼用的粗丝线。茧缕(lǚ):丝线,这里指渔弦。茧,茧丝。
4.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5.满:《五代名画补遗》作“盈”。此外各本作“满”。瓯(ōu):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
6.顷:土地面积单位。一百亩为一顷。

【白话译文】
春风中泛舟,一边饮酒,一边垂钓。花铺满水中小洲,酒注满手中杯盏,我在万顷波涛中获得了无尽的自由。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观卫贤之画而作,属于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词人亡国前所作。
卫贤,京兆人,南唐画家,曾任供奉之职。据宋阮阅《诗话总龟》载:“予尝于富商高氏家,观(卫)贤画《盘车水磨图》,及故大丞相文懿张公弟,有《春江钓叟图》,上有南唐李煜金索书《渔父词》二首。其一曰:'浪花有意千里雪,……’其二曰:'一棹春风一叶舟,……’”。另《古今诗话》中亦云:“张文懿家有《春江钓叟图》,上有李煜《渔父词》二首。”《花草粹编》中此词有题作“题供奉卫贤《春江钓叟图》,并注云:“金索书,不知书名抑书法也。”
南唐中主李璟开始所立的太子是李弘冀。李煜受到太子兄长的猜忌,为躲避打击,沉迷于艺术,过着宫廷隐士的生活。《十国春秋》卷十九《列传》:“弘茂,幼颖异,善歌诗,格调清古。年十四,为侍卫诸军都虞侯,封安乐公。初,文献太子刚果,人多惮之,故时望归弘茂。保大九年七月薨,追封庆王。”又据《南唐书·后主本纪》:“后主为人仁惠,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历封安定郡公、郑王。文献太子薨,徙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据此可知,文献太子先是嫉恨弘茂,后嫉恨从嘉(即李煜)。所以,李煜一直小心翼翼,埋首典籍。
据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作品赏析】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此词突出了渔父的独立自由,表达了作者追求闲适、向往自由、隐逸遁世的思想情趣。全词借景寓意,意境悠然散淡,语言清丽不俗,可谓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
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花满渚”“酒满瓯”实写美景,虚写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畅然而出。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此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年),五代时期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隐。继位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经称帝三年,宋朝已先后灭掉后蜀、南汉,南唐形势岌岌可危。继位十年后,自贬国号为江南,改称国主(世称李后主),派遣使臣朝宋。李煜好声色,迷信佛教,只希望通过每年向宋朝进贡来苟延求存。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宋朝派遣曹彬率师南伐,次年攻占金陵,将李煜俘获到汴京。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毒死。
李煜善于写词,词作内容大部分都是描写宫廷的腐化生活,风格浮靡。进入汴京以后,他的词作多寓身世感慨,情致凄婉。后人将他的词作与其父李璟(南唐中主)的词作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宋史》、《五代史》有传。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昨夜风兼雨》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