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乌里寒鸦:一种独特的白腹鸦类
达乌里寒鸦:一种独特的白腹鸦类
达乌里寒鸦(英文名:Daurian Jackdaw,学名:Coloeus dauuricus)是雀形目鸦科寒鸦属的鸟类。又名白脖寒鸦、白腹寒鸦,是一种小型而强壮的鸦类,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东俄南部至中国东部及韩国北部。成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独特的白色颈部和腹部,而幼鸟则具有浅灰色颊部。它们偏好生活在开阔地带与人类居住区,特别是在农田附近。
外形特征
达乌里寒鸦的体长约为34-36厘米,体重在110-275克之间,翼展范围为67-74厘米。其头部、喉部、翅膀及尾巴呈现出光泽黑色,侧头后方为黑色,通常带有细密的银白色条纹。颈后、下侧头、下胸及侧腹为白色,新羽毛时略带粉灰,下体偏灰白。腹部中心、胫部羽毛、尾下覆羽及整个背部、上翼和尾巴为黑色。两性相似,幼鸟似成鸟但更柔和,黑区暗灰,白区泛淡棕色,迅速换羽至暗色冬羽。
鸣叫特征
达乌里寒鸦发出响亮的'chjak'声,叫声与寒鸦相似,但音调稍低,略少尖锐。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开阔地带,偏好有散落树木的环境,如河流森林的空地边缘、草原与人类居住区,甚至城市边缘。活动范围广泛,迁徙期间可见于蒙古、日本等地。达乌里寒鸦是杂食性鸟类,主要以种子、谷物、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达乌里寒鸦的繁殖季节一般从二月至五月,晚至西藏的五月底。它们群体筑巢,巢由树枝构成,偏好树洞。每巢产卵4-6枚,孵化期约为20天,幼鸟由雌鸟孵化。
区别辨识
达乌里寒鸦与普通寒鸦的区别在于其白色颈圈延伸至胸和腹部,形成鲜明对比;与白颈鸦区别在于体型较小,嘴细,胸部白色面积更大。幼鸟与成年寒鸦的区别在于深色眼睛,与幼年寒鸦的区别在于耳羽具银色条纹。
保护现状
根据IUCN的评估,达乌里寒鸦的保护现状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达乌里寒鸦分布于东俄南部、蒙古、中国东部至韩国北部。繁殖区域包括东俄南部、蒙古至中国东北部;非繁殖季节迁徙至中国东南部、韩国南部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