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是否可以主张双倍工资,有哪些规定
劳务合同是否可以主张双倍工资,有哪些规定
一、劳务合同是否可以主张双倍工资,有哪些规定
劳务合同不能主张双倍工资。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有本质区别,相关规定如下:
从合同性质看,劳务合同是基于平等主体之间就提供劳务和支付报酬所达成的协议,双方是一种劳务服务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而双倍工资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劳动合同而言,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从法律适用角度,劳动合同受《劳动合同法》调整。该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劳务合同适用《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编的相关规定,不存在类似双倍工资的强制性规定。
在劳务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依据合同约定来确定。若一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等,但不能主张双倍工资。
二、签完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没发到工资能怎样办
如果签完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后未收到工资,可根据合同性质采取不同措施:
对于劳动合同:
(一)与用人单位协商。主动和单位沟通,了解未发工资原因,要求其尽快支付,这是较为温和且高效的解决方式。
(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若逾期不支付,还需加付赔偿金。
(三)申请劳动仲裁。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相关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及相应经济补偿。
对于劳务合同:
首先尝试与雇主协商解决,要求其支付劳务报酬。若协商不成,可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雇主支付拖欠的劳务报酬并承担违约责任。
三、公司应该跟员工签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需根据双方的实际关系来确定。
若员工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表现为:员工接受公司管理,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按照一定周期向员工支付工资报酬;员工提供的劳动是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能保障员工享有法定的劳动权益,如社会保险、带薪年假、经济补偿等。
若员工与公司之间是劳务关系,则签订劳务合同。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的提供与报酬的给付所达成的协议。比如,员工以自身技能为公司提供临时性、独立性的劳务服务,不受公司管理约束,公司按劳务成果支付报酬。
公司应准确判断与员工的关系性质,正确选择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避免因合同类型错误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