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给衣柜“减负”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给衣柜“减负”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很多家庭的衣柜都面临着"不堪重负"的困扰。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不加分类地随意堆叠衣物,不仅难以找到需要的衣服,还容易造成衣物的丢失。本文将介绍一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孩子整理衣柜,培养其空间规划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基本原理
思维导图的构建就像建立一个衣物信息库,将个人的所有衣物记录在案,并按照不同的类别、用途将衣物分类归置。当孩子需要拿取某件衣服时,只需对信息库进行检索就能找到对应的存放位置。
实施过程
(一)家长协助孩子整理出所有衣物,并按季节分类
因为春、秋季节气候类似,同类型的衣物在这两个季节都可以穿,因此只需要将衣物按照春秋、夏、冬三种分类。整理衣服的同时可以让孩子检查一下衣服,如果已经不能穿的就可以放到一边,不参与后续分类。
(二)将衣服在季节分类的基础上按照款式和作用进行下一步分类,例如外套、上衣、裤子、裙子等。
在思维导图中一级分支的后面加入二级分支,将每件衣物都细分到各种衣物类型对应的款式分支下。
(三)依据思维导图,整理自己的衣服
在上一步画出的思维导图中,孩子可能会发现:
①同一款式的衣服有重复的,比如颜色不同但款式类似,这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穿衣风格。
②有些衣服几乎没有穿过,或是已经穿不下了,那么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讨,决定这些衣物的去留,是选择送人,或是捐赠给社会机构。捐赠前记得将衣服清洗并消毒哦!
(四)将分好类的衣服按照一定的方式放进衣柜中
●选择一些彩色的塑料衣架来匹配不同色彩和类别的服装。
●根据衣柜的尺寸和衣服放置的方法(悬挂或折叠),考虑是否需要在衣柜内安置小隔板,把衣柜以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利用。
●要在衣柜内收纳更多东西,除了适合的整理收纳技巧外,还需借助一些储物配件,将衣物按类别摆放,例如悬挂式帆布收纳衣架会使衣服摆放有序。
●衣柜顶部的闲置区可以用收纳盒进行分类整理,让视觉效果更整齐。另外,塑料储物箱的使用也可以有效防止衣服摆放杂乱。
不要盲目购买收纳盒,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发挥创意,"旧物利用"更有趣!鞋盒在侧边开个洞,可以固定在墙上放包或者其他小物件,既节省空间又美观方便!
活动反思
家长可以和孩子商定在每周固定的时间进行一次衣柜整理,将大任务分解,每次整理一部分,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衣柜整理的好习惯。家长也可以通过孩子对自己的背包、书桌等的整理情况来评估孩子的收纳整理能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