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第八次飞行测试
SpaceX星舰第八次飞行测试
SpaceX计划于近期进行星舰第八次飞行测试,此次测试将尝试完成多项重要技术验证,包括星舰的有效载荷部署和再入返回实验。
星舰第八次飞行测试最快有望在近期发射,仍需监管部门批准。
此次飞行测试将继续尝试上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包括星舰的首次有效载荷部署,以及多项再入实验,这些实验旨在让上面级未来可以返回发射场进行捕获回收。本次飞行还将包括超重助推器的发射,返场和捕获回收过程。
星舰上面级在上一次试飞中已进行了大幅升级,升级重点是为飞行所有阶段加强可靠性和性能。星舰的前翼经过了改进,大大减少了其在再入期间受到的热量,同时也简化了其内部机制和隔热瓦。推进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早期版本星舰相比,增加25%的推进剂容量),提升了飞行器的性能,并为执行更长时间的任务提供了可能性。飞行器的整套航空电子系统也进行了全新设计,增加了应对更复杂任务(例如推进剂传输和星舰返场)所需的能力和冗余。
在此次飞行测试中,星舰将部署四个Starlink仿真载荷,尺寸与下一代Starlink卫星相似,用以演练卫星部署任务的流程。部署后由于它们与星舰处在相同的亚轨道轨迹上,预计会在再入过程中烧毁。此外,还计划在太空环境中对一台猛禽引擎进行重新点火。
这次飞行测试还包括多项面向星舰上面级返场的实验。为了对载具关键部位进行极限测试,星舰机身上有大量隔热瓦被特意移除。安装了多种金属质地隔热瓦(包括带主动冷却功能的),用于测试在再入过程中,替代性热防护材料的表现。机身两侧还安装了无结构支撑的捕获回收配件,目的是评估其热防护性能;同时在隔热瓦排列边缘线的一部分区域,引入了平滑过渡设计,以解决在第六次飞行测试再入过程中,发现的局部发热点问题。
星舰的再入过程经过特殊设计,目的是在最大再入动压点(再入MAX-Q)时对尾翼的结构极限进行应力测试。最后,发射/回收塔的机械臂(俗称“筷子”)上将再次安装数个雷达传感器进行测试,以期进一步提高测量回收臂和返场载具距离时的精度。
用于本次飞行的超重助推器升级了电子系统,包括更强大的飞行计算机,更稳定的电源与网络分配系统,以及集成的智能电池。
在完成助推器返场与捕获操作之前,需要满足特定的飞行器与发射台状态要求,确保助推器和发射塔的各项系统均正常,并且需要本次任务飞行主管手动给出指令。如果在完成返回点火之前,未收到这一指令,或者系统自检显示助推器或发射塔处于异常状态,则助推器将根据预设轨迹在墨西哥湾软着陆。我们在保障公众与团队安全上绝不妥协,只有在条件合适时,才会执行助推器返场回收。
返回中的助推器会从超音速减速,这将在着陆区域周围形成可听到的音爆。通常而言,音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仅限于短暂的雷声般的巨响,其具体程度取决于当时的天气条件以及观察者与返场点的距离。
研发性测试本质上充满不确定性。但通过尽可能频繁地在真实飞行环境中对飞行硬件进行实测,我们能够迅速学习并实施设计变更,以期让星舰早日成为完全快速可复用的航天器。
倒计时
所有时间均为近似值
时/分/秒 | 事件 |
---|---|
01:15:00 | SpaceX飞行主管决定是否开始加注 |
00:45:59 | 星舰LOX加注 |
00:42:59 | 星舰燃料加注 |
00:41:22 | 推动器燃料加注 |
00:35:35 | 推动器LOX加注 |
00:19:40 | 星舰和推动器猛禽引擎开始冷却 |
00:03:20 | 星舰推进剂加注完成 |
00:02:50 | 推动器推进剂加注完成 |
00:00:30 | SpaceX主管给出最后发射指令 |
00:00:10 | 水冷钢板导焰器启动 |
00:00:03 | 猛禽点火程序开始 |
00:00:00 | 保证刺激 |
试飞时间表
所有时间均为近似值
时/分/秒 | 事件 |
---|---|
00:00:02 | 升空 |
00:01:02 | MAX-Q(最大空气动力压力点) |
00:02:32 | 超重助推器MECO(大多数引擎关闭) |
00:02:40 | 热分离(星舰猛禽点火/两级分离) |
00:02:45 | 超重助推器返回点火启动 |
00:03:30 | 超重助推器返回点火关闭 |
00:03:32 | 抛弃热分离环 |
00:06:37 | 超重助推器着陆点火开始 |
00:06:57 | 超重助推器着陆点火结束/捕获回收 |
00:08:44 | 星舰引擎关闭 |
00:17:24 | 载荷部署演示 |
00:37:28 | 猛禽引擎太空重点火演示 |
00:47:22 | 星舰再入 |
01:03:05 | 星舰跨音速 |
01:04:20 | 星舰亚音速 |
01:06:04 | 着陆翻转机动 |
01:06:06 | 着陆点火 |
01:06:26 | 令人兴奋的着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