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动车后的首个春运,这里超火爆
通动车后的首个春运,这里超火爆
冬日的九寨沟银装素裹,湛蓝的天空下,雪峰林立,湖面的蓝冰凝着雪絮,瀑布成冰晶莹剔透。
去年8月,动车开进“神奇的九寨”,成都东站至黄龙九寨站最快1小时39分钟可到达。
川青铁路镇黄段开通以来,松潘古城、九寨沟景区、黄龙景区等热门旅游景点持续火爆,游客明显增加。
今年春节期间,川青铁路共开行动车104趟,运送旅客18.49万人次,为沿线文旅市场注入全新动能。
据九寨沟景区营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假期8天,九寨沟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6.46万人次,景区连续6天接待游客达到淡季最大承载量2.3万人次。
当世外仙境接轨人间烟火,九寨沟的山水不再遥远,沿线民宿、餐饮等产业也迎来最火热的春节。
离黄龙九寨站仅10余公里的松潘古城,青砖墙上披着薄雪,檐角一串串红灯笼随风轻晃,古街两旁青稞奶茶的热气裹着酥油茶的醇香漫过石阶,南来北往的旅客漫步在五彩斑斓的冰雪童话中。
春节假期,黄龙九寨站所在的松潘县共接待游客228017人次,同比增长13.4%;景区门票收入达259.78万元,同比增长42.1%;实现旅游收入17636.1万元,同比增长14.3%。
变身“网红打卡地”
“进来找空位随便坐一下烤烤火,待会儿给你们点单。”松潘古城的一条窄巷深处,一家小巷面馆的老板正在热情地招待顾客。过去14年,刘力的面馆只有当地熟客光顾,如今却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
“现在每天从早上9点开门到晚上9点收摊,除了中午休息的1个小时,店里都是满满当当。”刘力笑着分享,随着川青铁路开通,游客四面八方来,他也足不出户地接触了更大的世界。“遇上外地做餐饮的顾客,会和我分享开店的实用经验,还建议我到成都开加盟店嘞!”面馆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专业,刘力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古城的另一头,李德均的民宿已经经营十余年。每到冬季,民宿便几乎进入歇业状态,李德均坦言:“旺季主要集中在夏天,到了11月中旬,很多民宿、商铺都直接关门,烧暖气都是亏本。”
这个春节情况大不一样了。李德均在川青铁路开通前翻修了民宿,铺设了地暖,赶上了第一个“冬日高峰”。“现在掀开帘子,屋里是春天,屋外是雪山。” 他乐呵呵地说,从这个冬天开始,他的日历上不再需要标注“淡季旺季”,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自从去年8月30日黄龙九寨站开通,每个周末房间都可以订完。”李德均脱口而出的通车时间,已经成为他和很多同行重要的“纪念节点”。他告诉记者,春节假期期间,民宿的12间房间基本都是满房的状态,“今年春节的收入差不多是去年的2.5倍,过了一个特别好的新年”。
为更好地迎接八方游客,松潘县大部分民宿都进行了硬件升级。从“有地住”到“住得美”,松潘县文旅局局长谭立娟表示,“今年春节期间,松潘民宿‘火热出圈’,不仅游客数量几乎与夏季高峰持平,更是迎来民宿数量和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大巴持续满载运营
今年春节,景区直通车的大巴车司机蒲贵也迎来自己第一个坚守在岗的新年。“以前冬天基本就在家闲着,今年春节虽然没能回家,但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还能有收入,还是很满足。”
春节期间,景区直通车根据动车开行情况,持续满载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动车开通后,大巴车的客流大幅增加,高峰期时,每天超过200个班次的大巴来回穿梭,上座率也保持90%以上,实现了“下火车、上包车、进景区”无缝衔接。
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农副产品、非遗藏羌文化……乘着川青铁路的东风,川西北地区的各式“宝藏”也得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瑞雪迎春,生生不息。“动车经济”助“燃”文旅市场,这条横亘在川西北高原的“黄金动脉”正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势能,激活发展新图景……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