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吃的“皛饭”,三个白组成的“皛”字,不读bái,正确读音应该怎么念呢?
苏东坡吃的“皛饭”,三个白组成的“皛”字,不读bái,正确读音应该怎么念呢?
在中华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汉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情感。每一个汉字都像是一个独特的密码,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历史文化背景。
嗨!小伙们好,昨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壵**”字的正确读音和意思。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即事》——杜甫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即事》。诗句的意思是:巫峡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长一些,上空的白云随风疾行,映着日光,显得洁白明亮。
这句诗里的“皛”又该怎么读音呢?相信很多小伙伴会读成bái。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皛”字的正确读音吧!
“皛”是由三个白组成的字,读音为xiǎo。“皛”刚映入眼帘使人浮想到白色、纯洁、寒冷等。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皛”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皎洁、明亮,如“天皛无云”。其引申含义为洁净明亮的样子。
现代也有着皎洁、明亮之意。
【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了切 ,音薂。
这段话的意思是“皛”在这三部韵书中的发音为薂(xí)
而薂又有这几种解释:莲子、荸荠、显、白和明。
【說文】顯也。
【潘岳·關中詩】虛皛湳德,繆彰甲吉。註:湳,甲,二羌號。德,吉,其名也。皛,顯也。
《说文》和《潘岳·关中诗》同样阐述“皛”的意思是显。
又【玉篇】明也。
【陶潛·江陵夜行詩】皛皛川上平。註:皛皛,明也。
《玉篇》与《陶渊明·江陵夜行》进一步证实了皛有着明亮、光明的含义。
肆
又皛飯。
【曾慥高齋漫錄】錢穆父召東坡食皛飯。及至,設飯一盂,蘿蔔一碟,白湯一盞,蓋以三白爲皛也。
意思是在《曾慥高斋漫录》这本书中记载了钱穆父(钱勰)邀请好友苏东坡吃皛饭的故事。
说的是等到苏东坡来了之后,只准备了一碗饭、一碟萝卜和一盏白汤,因为这三样东西都是白色的,所以称其为“皛饭”。
注:《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
又【廣韻】普伯切【集韻】匹陌切,𠀤音拍。打也。
【左思·蜀都賦】皛貙氓于夢艸。註:皛,當爲拍,拊也。
这部分说明在《广韵》和《集韵》中,“皛”的读音为“普伯切”和“匹陌切”,发音为拍,有打的意思。
《左思·蜀都赋》中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拍打猛兽使其面对梦草。
透过“皛”字,我们不仅了解了其读音和含义,更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汉字的独特魅力。
最后祝愿小伙伴们: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
让我们共同探寻汉字的奥秘
一起学习汉字,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