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度近视:从定义到预防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度近视:从定义到预防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baike/disease/DDgWfgpC3Y.html

高度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其特点是近视度数在-6D及以上。这种视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本文将从定义、分类、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到预防,全面解析高度近视的相关知识。

定义与分类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6D及以上的屈光不正。它主要分为两类:

  • 单纯性高度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出现,幼年时期进展快,成年后趋于稳定,一般无眼底病变。
  • 病理性近视:视力改变终身进展,可导致不可逆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严重时可致盲。

就诊指南

  • 就诊科室:眼科
  • 是否医保:是
  • 英文名称:high myopia
  • 是否常见:是
  • 是否遗传:是
  • 并发疾病: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
  • 治疗周期:长期治疗
  • 临床症状: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或下降、眼球突出、暗适应能力下降
  • 好发人群:有家族遗传史的人、长期近距离用眼的人、眼球发育异常的人
  • 鉴别诊断:假性近视
  • 常用检查:眼科常规检查、眼底检查、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病因分析

高度近视的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

  • 遗传因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为病理性近视。
  • 后天性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眼轴发育过度等。
  • 诱发因素:电子产品普及等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

在中国,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发病率高达6.69%~38.4%,是第二大致盲原因,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症状表现

高度近视的主要症状包括:

  • 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或下降
  • 眼球突出
  • 暗适应能力下降
  • 视觉疲劳
  • 飞蚊症

严重时可并发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

就医建议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 及时就医:出现视力下降、视野受限等症状时
  • 检查项目:眼科常规检查、眼底检查、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治疗方法

  • 一般治疗: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
  • 手术治疗:角膜手术、晶状体手术、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手术、后巩膜加固术
  • 药物治疗:存在争议,需遵医嘱

预后与护理

  • 预后:通过规范治疗可维持视力稳定,但难以完全治愈
  • 饮食调理:补充微量元素,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避免高糖、油腻食物
  • 日常护理:适度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眼底检查
  • 心理护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预防措施

  • 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视力筛查
  •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做好眼部卫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