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总爱问“宝宝有没有蚕豆病?
为什么医生总爱问“宝宝有没有蚕豆病?
为什么每次带宝宝到医院看病,医生总爱问“有没有蚕豆病?”,相信很多家长心里都有这个疑问,到底蚕豆病是什么?怎么知道宝宝有没有蚕豆病?得了蚕豆病会有什么表现?怎么预防发病?下面让小编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学名是“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G6PD这种酶的缺乏,会导致维持红细胞膜稳定性的物质生成减少,使得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红细胞破坏并溶血。其发病常由误食蚕豆而诱发,俗称“蚕豆病”。
蚕豆病有什么表现?
儿童是蚕豆病的易发人群。有部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缓解。患蚕豆病的儿童,大多在食蚕豆后1至2天出现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 前驱症状:部分患儿在发病前数天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有关。
- 急性溶血性贫血:这是蚕豆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同时,患者还会出现黄疸、尿色加深等症状,这是因为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胆红素和血红蛋白进入血液所致。
- 血红蛋白尿:部分患儿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这是由于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进入尿液所致。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时,患儿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酸中毒等并发症。
蚕豆病的治疗方法
蚕豆病病程呈自限性,非发作时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发生急性溶血,则应及时去除诱发因素,同时对症治疗。治疗措施如下几条:
- 立即停止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也要避免使用一切可能导致溶血加重的药物。
- 进行适当的水化、碱化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 补充维生素C,维C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稳定红细胞内膜,减轻溶血反应。
- 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儿。
- 输血治疗,对于病情较重或贫血严重的患儿,应及时输注洗涤红细胞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 注意观察患儿精神面貌、皮肤和尿液颜色的变化,可每天留取患儿部分尿液做对比,可帮助初步判断疾病的转归。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蚕豆病?
正规医院出生的宝宝,出生后会进行足跟血筛查,其中就包括了G6PD缺乏症(蚕豆病)普查,筛查结果阳性的宝宝,建议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可以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G6PD/6PGD比值法检测酶活性,或行基因诊断。
蚕豆病会遗传吗?
会遗传!本疾病属于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简单地说就是:
- 如果母亲为纯合子患者,父亲正常,儿子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女儿有50%机会携带该基因。
- 如果父亲为患者,母亲正常,儿子一定正常,女儿一定携带该基因。
- 如果母亲为杂合子,父亲正常,儿子有50%机会患病,50%机会正常;女儿有50%机会携带该基因。
总而言之,这个疾病基本是男性发病,部分杂合子女性G6PD酶活性也可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基本不发病,或发病程度轻。
那么为什么去医院看病医生总爱问“宝宝有没有蚕豆病?”,是否患有蚕豆病跟宝宝这一次的就诊有什么关系呀?
那是因为有的药或者食物是蚕豆病慎用的,用了有可能蚕豆病会发病,所以医生要问清楚,你们知道到底东西是蚕豆病患儿不能碰的吗?
不宜吃的食物
新鲜蚕豆及蚕豆制品。此外,哺乳期妈妈如果吃了蚕豆或者蚕豆制品,也会通过乳汁导致宝宝发病,所以哺乳期的妈妈要特别注意一下。
不宜使用的药物
- 解热镇痛药:慎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安替比林、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禁用乙酰苯肼,乙酰苯胺。
- 抗菌药物:磺胺类(禁用磺胺甲噁唑、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等,慎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呋喃类禁用(如呋喃妥因、呋喃西林)。
- 抗疟药:禁用伯氨喹、氯喹、朴疟喹、阿的平、戊氨喹,禁用奎宁,乙胺嘧啶。
- 外用药:禁用红药水、紫药水和双氧水。
- 中药材:禁用川莲、珍珠粉、金银花、腊梅花、牛黄、茵栀黄(含金银花提取物)、保婴丹。此外,慎用熊胆、薄荷等。
- 其他药:禁用奎宁,乙胺嘧啶、黄连素、维生素K3、K4、亚甲蓝等,慎用维生素C、维生素K1、氯苯那敏、氯霉素、链霉素、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秋水仙碱、苯妥英钠等。
不宜接触的物品
- 禁止使用的日用品:樟脑、臭丸、水杨酸甲酯、颜料、薄荷膏、跌打酒(含牛黄)、白花油、万金油、红花油(含水杨酸)等。请不要将臭丸或樟脑丸放入宝宝衣柜驱虫。
- 小心杀虫剂喷雾。
- 远离蚕豆花粉。
蚕豆病为终身疾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它具有自限性。G6PD缺乏症患者在无诱因不发病时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注意日常预防,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智力、生长发育和自然寿命。我们可以通过避开有风险的食物、药物和环境,告诉周围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医生药师,我的宝宝有蚕豆病,来预防疾病的发作。如果宝宝在接触、服用以上食物或药物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面黄或苍白、尿呈黄褐色或暗红色等症状,属急性溶血反应,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本文原文来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越秀院区)儿科 邝舒敏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