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治理高价彩礼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与法治尊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治理高价彩礼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与法治尊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zixun/17713565.html

高价彩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严重破坏了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甚至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本文从法律角度对高价彩礼的定义、成因及其违法犯罪性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提出治理对策,以期为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供参考。


治理高价彩礼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与法治尊严 图1

高价彩礼是我国部分地区长期存在的婚嫁习俗之一,指的是男方在婚姻中向女方支付高额财物的行为。虽然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一种“风俗”,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迁,高价彩礼逐渐演变为一种不正之风,并与违法犯罪行为紧密关联。近年来,因索要、给予或收受高价彩礼而引发的民事纠纷甚至刑事案件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高价彩礼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分析其本质特征和法律边界,并探讨治理路径。

“治理高价彩礼”是什么:概念与内涵

(一)高价彩礼的定义

高价彩礼是指在婚恋活动中,一方(通常是男方)向另一方(通常是女方)支付远超出正常范围的财物作为条件,以换取婚姻关系成立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一种不正当利益交换,而非基于爱情和责任的自愿结合。

(二)高价彩礼的法律性质

  1. 民事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治理高价彩礼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与法治尊严 图2

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并未明确禁止双方自愿约定婚约财产的具体数额。然而,当彩礼达到“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或存在强迫、欺诈等情节时,便可能触犯相关法律规定。

  1. 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
  • 敲诈勒索:以给予彩礼为条件,威胁对方必须满足特定要求(如支付高额彩礼);
  • 诈骗罪: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大量财物作为彩礼;
  •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一些地方因彩礼金额过高导致家庭负债累累,甚至引发“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高价彩礼的社会危害性

  1. 破坏婚姻基础:将金钱作为婚姻筹码,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2. 加重经济负担:许多农村家庭为支付彩礼债陷入贫困,甚至产生连锁反应(如高利贷陷阱)。
  3. 加剧性别不平等:高价彩礼往往与“重男轻女”思想挂钩,进一步恶化性别歧视问题。

高价彩礼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威胁、利诱他人做出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2. 第六条: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不得超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不得利用权利于不正当目的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1.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通过威胁手段强行索取财物的,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特别恶劣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以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近年来,法院在处理涉及高额彩礼案件时,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彩礼的具体金额是否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2. 是否存在强迫、欺诈等不正当手段;
  3. 是否对双方家庭造成重大经济负担或引发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当前高价彩礼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一)区域性特征明显

高价彩礼现象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和部分西部省份。这些地区的传统观念较为保守,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使得“婚姻买卖”现象更为普遍。

(二)文化因素的影响

  1. 传统婚嫁习俗:部分地区仍将彩礼视为“买媳妇”的必要条件,甚至存在“无彩礼不成婚”的观念;
  2. 攀比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家庭追求“面子工程”,导致彩礼金额不断攀升。

(三)法律宣传与执行的不足

  1. 在部分偏远地区,人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甚至认为高价彩礼只是“民事纠纷”;
  2. 面对涉及彩礼的案件时,执法部门往往存在定性不准确、取证困难等问题,导致许多违法犯罪行为未被追究。

治理高价彩礼违法犯罪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边界

  1. 立法层面:建议在《民法典》中增加关于“不合理婚约财产”的规定,明确界定何为“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财物”,并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司法解释:应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统一司法尺度,确保各地法院对同类案件的处理标准一致。

(二)加强法律宣传与教育

  1. 在基层农村地区开展普法活动,向群众讲解《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
  2. 发挥媒体作用,曝光典型案例,形成舆论威慑效应。

(三)强化执法力度

  1. 公安机关应加大对涉及彩礼刑事案件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于那些以索要高额彩礼为目的的诈骗、敲诈勒索行为;
  2. 民政部门与村委会应加强对婚恋活动的监督,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的行为。

(四)倡导文明婚嫁新风尚

  1. 推动移风易俗,推广免费婚礼、集体婚礼等新型婚庆模式;
  2.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治理,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

高价彩礼违法犯罪问题不仅关乎个人权益,更是对法治精神和社会公正正义的重大挑战。只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和倡导文明新风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维护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 相关司法解释及典型案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