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张图,了解指数基金(风险篇)
14张图,了解指数基金(风险篇)
指数基金作为一种被动投资工具,因其透明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然而,指数基金并非没有风险,投资者在选择和投资指数基金时需要充分了解其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本文通过14张图,帮助投资者全面了解指数基金的主要风险及其应对方法。
1、市场波动风险是指数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被动型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是被动管理,无法通过主动调整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因此其收益与市场的波动有直接关系。股、债市场历史上都曾经历较大回撤,了解市场波动风险非常重要。
2、部分指数基金跟踪的是某个特定的行业、板块或地区指数,因此存在暴露度风险。例如CS生医、上证消费、800地产指数等行业指数,总体波动率要比沪深300、上证50这类大盘指数更高,拥有更高的行业暴露度。如果行业指数表现不佳,与其挂钩的指数基金将受到显著影响。
3、指数的成交额可能会受到市场情绪、供求关系、市场容量、市场资金量等多重因素地影响。伴随成交额较低的情况,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
4、指数编制逻辑与指数成份股调仓的变化也可能带来风险。以中证100指数为例,其在2022年6月修订过后,指数成份股发生巨大变化,中证指数的行业占比差异拉大,可能会对投资规划造成影响。
5、跟踪误差是指数基金的实际收益率与所跟踪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投资者应关注基金的跟踪误差水平,避免跟踪误差过大带来不佳的投资体验。
6、指数基金交易过程中,同样存在流动性风险。部分指数基金可能会暂停申购/赎回交易,或对申赎金额加以限制,也可能促使投资者面临流动性的问题。
7、如果指数基金投资涉及境外资产(QDII指数基金),则可能面临汇率风险。当人民币升值时,以其计价的境外资产价格可能下降;反之,人民币贬值时,资产价格可能上升。
8、被动指数基金完全跟踪市场指数,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在风险控制流程中,需要人力、系统等多方面配合,共同运作。投资过程中选择软硬件均有保障,风险控制机制完善的公司更有利于避免“意外”。
9、在指数投资中,如果过度依赖单一因素,可能会导致投资失灵。以PE、PB为例,均属于公开市场信息,反映了市场一致预期,缺乏信息差。如果仅依据估值高低买入指数基金,可能存在基金业绩在PE较高时上涨、在PE较低时持续下跌的现象。
10、应对市场波动风险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长期持有。尤其对于大盘指数而言,在市场回调时买入并坚持持有,在市场较热时卖出,是普通投资者应对市场波动的较简单的方式。在合适的低点买入指数基金并持有三年,盈利体验可能较好。
11、定投也是应对市场波动的好办法。经过测算,在历史上微笑曲线的区间分别进行定投(分批投入资金)和一次性投资,发现定投有可能带来比一次性投资更高的收益。
12、如果有足够的投资精力,在市场波动较大时不妨考虑网格交易策略。网格策略把资金分成若干等份,当价格下跌或上涨到某个网格位置时,买入或卖出一定的份额。它追求从波动中盈利,适合波动较大且有一定规律性的指数。
13、“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有效的资产配置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资产,更好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风险,提升综合投资体验。
14、除了以上总结的风险应对措施,针对行业暴露度、流动性过低、跟踪误差过大等风险,可以结合自身的投资偏好,通过主动关注基金相关披露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等应对措施去适当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