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只要生气8分钟,就很有可能引发心脏病
研究证实:只要生气8分钟,就很有可能引发心脏病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Daichi Shimbo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了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和悲伤)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情绪与血管内皮细胞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我们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项研究纳入了280名平均年龄为26岁的健康成年人,旨在分析不同负面情绪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者随机将参与者分为愤怒诱导、焦虑诱导、悲伤诱导和中性条件四组,通过特定的任务诱发情感反应,共持续8分钟。在此期间,参与者需要回忆愤怒的事件、焦虑的回忆、阅读悲伤的句子,或是进行中性的数字阅读。
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愤怒情绪的诱导会导致血管扩张功能受损。具体而言,当参与者回忆愤怒的事件时,其血管扩张能力在接下来的40分钟内会显著下降。这种急性的血管功能障碍可能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而焦虑和悲伤的情绪则未能在参与者的血管内壁中引起显著的变化。这表明,愤怒情绪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是直接且明显的,即便这种情绪的持续时间仅为几分钟。
研究还发现,愤怒情绪会导致参与者在情绪任务后的3分钟内,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上升,平均变化分别为9.4±7.1 mmHg和5.6±7.8 mmHg。这种急剧的血压上升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可能会忽视情绪管理。然而,这项研究提醒我们,情绪不仅仅是心理状态,它们也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愤怒、焦虑和悲伤等负面情绪的急性反应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长期积累更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因此,积极管理情绪、采取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
- 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有效缓解压力,促进内啡肽的释放,改善情绪,增强心血管健康。
- 通过冥想、深呼吸或瑜伽等放松技术,可以减轻焦虑和愤怒情绪的影响,帮助恢复血管的健康状态。
- 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压力,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 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进行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重视情绪管理,关注心理健康,以实现整体的身体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