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差距有多大?(上篇)
中美科技差距有多大?(上篇)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差距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研发投入、资金实力、技术差距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中美科技竞争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研发投入数据
5月29日,权威数据平台Quartr公布,全球研发投入前十企业名单。华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位列第七。
截止2024年5月,全球在过去一年里在研发支出方面投入最大的十家公司分别是:
- 亚马逊(852亿美元)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459亿美元)
- Meta(391亿美元)
- 苹果(303亿美元)
- 默克(302亿美元)
- 微软(282亿美元)
- 华为(235亿美元)
- 百时美施贵宝(235亿美元)
- 三星(221亿美元)
- 大众(180亿美元)
十家企业中,有足足六家来自美国,两家来自德国,最后两家分别隶属于中国和韩国。
具体到产业来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苹果、微软、华为、三星等五家企业直接涉足智能手机市场。
经过此前的大降价后,苹果iPhone重新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在华销量增长了超过40%;
华为Pura 70和Mate60系列表现良好,下半年的Mate70问世后,华为有望在2024年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
三星于今年第一季度从苹果手中重夺全球手机销量第一。
基本也可以看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头部玩家,也是研发投入的头部玩家。
对于互联网行业,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BAT三巨头,早已不在名单之列。我们常常曾经津津乐道阿里巴巴VS亚马逊,百度VS谷歌,腾讯VSMeta。如今,已经被人远远地甩在身后了,全球化也基本宣告死亡。反倒是近年大火的tiktok,大有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势头。
没有钱,怎么去竞争?
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热炒的人工智能,都认为会是下一个十年的风口,代表着未来。就资本市场热钱涌入程度来看,连前几年大热的新能源汽车,都难以望其项背。
美国针对中国,也在芯片、模型、产品等方面对中国实施了封锁,大有利用算力、算法、硬件优势把中国拦在浪潮之外的意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怎么去竞争?英伟达、微软、苹果占据着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跨境投资都涌入了美国资本市场,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苍龙入海,如鱼得水。如此发达的资本市场、如此高的市值,对于他们再融资、招揽人才,都有着极大的便利。
除此以外,他们本身就占据着行业龙头位置,每年赚到的净利润,可能是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总和,结果就是:越不缺钱越有钱。
说到这里,对于中国,我是担忧的,因为你不可能指望一个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百度去迎头赶上,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赢回来。
真实差距有多大?
大模型方面,根据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共发布109个基础模型,是中国(20个)的5倍多。同时,美国有61个知名AI大模型,而中国只有15个。
在算力方面,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算力指数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中美在全球算力规模中的份额分别为33%、34%,其中基础算力分别为26%、37%,智能算力分别为28%、45%,超级算力分别为18%、48%。
芯片方面,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帕特·基尔辛格曾说,中美在芯片制造方面还有十年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是可持续的。具体来看,中国在芯片设计工具方面存在“短板”。芯片设计离不开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而这一领域的主导者是3家美国公司。在芯片制造工艺和装备领域,中国能力则相对薄弱,中国80%的芯片制造设备依赖进口。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如光刻胶等,中国目前仍需全部进口。
虽然中国已拥有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此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连续两次发布对中国的先进半导体和计算设备的出口管制,企图让中国先进制造受到影响,并且英伟达、AMD、英特尔的多款GPU和AI芯片产品已不能再出口到中国,就连高端游戏显卡RTX4090都受到了限制。笔者曾在2024年第1期《中国科学院院刊》详细论述过当前中美“高科技冷战时代”之势,短期内将拉大差距。
从一级市场投融资数量来看,CB Insights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AI领域初创公司的投融资数量达1151个;而中国AI领域投融资数量约为232笔,同比下降38%;从投资额来看,2023年,美国在AI领域的私人投资达到672亿美元,是第二名中国的近8.7倍。
自2022年以来,中国大陆和欧盟(包括英国)的AI领域私人投资分别下降了44.2%和14.1%,而美国在同一时间段内显著增长了22.1%。其中,在生成式AI私人投资上,2023年美国总投资额达到224.6亿美元,中国仅为6.5亿美元。
中国会再输一次吗?
关键还是钱,这个问题,下期分享我的思路,大家有想法可以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