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尿蛋白:定义、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尿蛋白:定义、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baike/msymptom/app/5ECPqLgwQj.html

尿蛋白,也称蛋白尿,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尿蛋白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医学概念。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蛋白质经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后,健康成人每24小时排泄的总蛋白不超过100mg。尿蛋白主要来源于血浆蛋白,同时也包括肾小管分泌的少量蛋白。尿蛋白的产生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组织结构和肾小管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

尿蛋白不仅是肾脏病的重要标志,其测定还有助于肾脏病的诊断、预测疾病变化以及评估治疗反应。大量尿蛋白的流失可能导致肾组织损害和纤维化,增加感染和血栓的风险。

尿蛋白的分类

尿蛋白主要分为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两大类。功能性蛋白尿多见于剧烈运动、妊娠、高热等情况,而病理性蛋白尿则常见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肾小球性蛋白尿

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常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

通常以小分子量蛋白增多为主,尿液蛋白一般不超过1g/24h尿。常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汞、铅、镉)损伤及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管和肾小球均有病变所致的蛋白尿。高、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都大量增加。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溢出性蛋白尿

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所致的蛋白尿。多见于急性溶血、肌肉损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症、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等。不伴有肾小管、肾小球病变,但可引起肾脏损害。此种蛋白尿以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为主。

组织性蛋白尿

由于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见于肾脏炎症、中毒时排出。

假性蛋白尿

在肾脏以下的泌尿道发生疾患时可产生大量含蛋白的成分物质(如白细胞、红细胞等),使尿液蛋白呈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尿蛋白的症状

患者出现尿蛋白时往往会出现排尿时出现很多不易消散的泡沫,伴腰疼、下肢水肿、面部水肿、全身乏力等症状。感染引发的尿蛋白,患者还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

伴随症状包括:

  • 伴有明显水肿、血浆白蛋白过低、血清胆固醇、磷脂和脂蛋白增高,见于肾病综合征。
  • 伴有水肿、血尿、高血压、管型尿等,多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 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出现脓尿、白细胞管型,尿培养有致病菌,多见于肾盂肾炎。

尿蛋白的并发症

尿蛋白可能引发低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浆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全身性水肿。尿蛋白引起的肾脏疾病长时间会使得肾脏功能障碍,进而加重尿蛋白程度。患者表现为机体免疫力下降,易继发感染。

尿蛋白的就医指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等不适症状
  • 伴尿液浑浊、肉眼血尿、少尿或无尿
  • 存在尿道异常分泌物
  • 伴发热、乏力、水肿、腰痛、皮疹、消瘦等全身症状

就诊科室:

  • 考虑肾源功能性病变或感染引起的尿蛋白,可就诊于肾内科
  • 若考虑泌尿系肿瘤或结石引起的尿蛋白,建议就诊于泌尿外科

尿蛋白的诊断标准

  • 首先鉴别是真性蛋白尿还是假性蛋白尿
  • 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查确定尿蛋白的蛋白量、尿蛋白组成成分、蛋白尿的性质,区分肾小球性蛋白尿或肾小管性蛋白尿
  • 通过蛋白尿分子量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及肾脏穿刺活检对病理性蛋白尿进行病因确定

尿蛋白的治疗

功能性蛋白尿无需特殊处理,可以自己恢复。病理性蛋白尿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

原发病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糖、感染、高血压,进行抗过敏治疗等。

药物治疗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扩张肾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使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的通透性降低,还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血肌酐、血压、血钾的变化。
  • 激素:常用强的松,激素通过作用于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机制,达到降尿蛋白的目的。
  • 细胞毒性药物: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等,常与激素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激素疗程和用量,减少激素副作用发生。

手术治疗、透析

当患者经以上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时,需进行透析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尿蛋白的饮食调理

  • 每天要多饮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必不可少。
  • 尽量少吃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等,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碱,可以加大肾脏代谢负担。
  • 尽量避免吃油炸的食物,对没有出现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进食优质高蛋白质食,而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饮食为宜。
  • 平时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

尿蛋白的护理

  • 需要遵医嘱用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较重时应卧床休息,不可剧烈运动。
  • 注意休息,预防感染,密切关注患者水肿情况以及尿量。
  • 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及护理,避免尿路感染,加重病情。
  • 家属和朋友要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尿蛋白的预防

  •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
  • 适当参加户外体育锻炼,优质蛋白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定期体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