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泪滴样”骨折: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骨折类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颈椎“泪滴样”骨折: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骨折类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3/11/37034774_1131256396.shtml
颈椎“泪滴样”骨折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骨折类型,其特征是椎体前下方出现游离的小骨块。这种骨折根据受伤机制不同可分为伸展型和屈曲型,临床表现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避免病情加重至关重要。
最近临床工作中连续遇到几例患者,颈椎外伤后早期没有被正确识别,有被漏诊的,还有被认为不是骨折的,患者后期往往被一系列问题困扰。觉得很有必要针对这一“隐匿”的骨折说两句。
颈椎“泪滴样”骨折,又称椎体前下角骨折,是颈椎椎体骨折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椎体的前下方出现游离的小骨块(如图)。根据受伤机制不同可分为伸展型和屈曲型。
伸展型“泪滴样”骨折
受损椎体的前下角(也可见于伤椎下位椎体的前上角)游离小“骨块”通常被前纵韧带牵拉而向前移位,椎体后部不移位,脊髓损伤可能小,大多属于稳定性骨折时。损伤作用力较大时,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损伤,甚至出现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损伤。临床中要注意关注后份结构的受损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在基层医院只能拍摄颈椎X线片的情况下,要注意椎前软组织厚度,可间接评估损伤情况;可疑损伤时,最好是进行CT二维重建,可清晰显示;或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全面评估椎间盘及神经系统情况。
伸展型“泪滴样”骨折,小骨折块被牵移移位
屈曲型“泪滴样”骨折
屈曲型“泪滴样”骨折,椎体前下缘小“骨块”通常位于正常位置,而残留的椎体向后移位引起脊髓损伤,为不稳定骨折。此种类型骨折常伴有神经系统损伤,大多需手术治疗。
屈曲型“泪滴样”骨折,小骨折块位于原位
颈椎“泪滴样”骨折通常会导致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也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异常、运动功能减弱等。早期注意识别该“隐匿”骨折,建议患者及时就诊于脊柱外科,从而避免病情加重。
热门推荐
招聘中年龄限制是否违法?法律这样规定
项目管理过程包括哪些关键步骤?全面解析!
意外险门诊报销最简单三个步骤
2025年港澳各高校本科内地招生简章汇总(含招生政策、学费等)
为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看“梦境”的科普吧~
十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离我们很近!
猪脚的常见做法
睡觉时容易出汗,是身体「虚」吗?
薪水分配不困难,掌握631法则打造理财成功之路
山东备案制教师招聘流程大揭秘!
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力挺黄金牛市,金价能否突破3000美元?
全款购车风险大揭秘:这些坑你一定要当心!
充电运营商必看!25条场站安全风险梳理及预防建议
《宝可梦地平线》晶光池新篇章开启:神秘传说与全新挑战
详解汽车购置税计算方法,让你轻松理解购车成本!
黄金价格飙升背后的经济真相揭秘
轻松掌握微积分核心:导数的求解秘诀
从《敖丙传》看哪吒的成长历程:两部作品中的自我救赎之路
3.21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关爱折翼天使,与爱同行;重视唐氏筛查,让爱无缺
可视化大屏在企业文化展示中的五大优势
用心理学小妙招,轻松应对工作压力
AI医院将对医改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打通OA与ERP系统数据的五种有效方法
冬季补气血,当归四物汤来帮忙!
电路板排针连接方法详解:排针安装一学就会
新手妈妈如何改善睡眠质量?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咖啡加工生产的艺术之旅:从豆到杯的奇妙转变
数据驱动医院数字化转型之路
高情商怼人技巧,让你秒变社交达人!
量子纠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从专业角度解释你能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