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颈椎“泪滴样”骨折: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骨折类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颈椎“泪滴样”骨折: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骨折类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3/11/37034774_1131256396.shtml

颈椎“泪滴样”骨折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骨折类型,其特征是椎体前下方出现游离的小骨块。这种骨折根据受伤机制不同可分为伸展型和屈曲型,临床表现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避免病情加重至关重要。

最近临床工作中连续遇到几例患者,颈椎外伤后早期没有被正确识别,有被漏诊的,还有被认为不是骨折的,患者后期往往被一系列问题困扰。觉得很有必要针对这一“隐匿”的骨折说两句。

颈椎“泪滴样”骨折,又称椎体前下角骨折,是颈椎椎体骨折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椎体的前下方出现游离的小骨块(如图)。根据受伤机制不同可分为伸展型和屈曲型。

伸展型“泪滴样”骨折

受损椎体的前下角(也可见于伤椎下位椎体的前上角)游离小“骨块”通常被前纵韧带牵拉而向前移位,椎体后部不移位,脊髓损伤可能小,大多属于稳定性骨折时。损伤作用力较大时,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损伤,甚至出现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损伤。临床中要注意关注后份结构的受损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在基层医院只能拍摄颈椎X线片的情况下,要注意椎前软组织厚度,可间接评估损伤情况;可疑损伤时,最好是进行CT二维重建,可清晰显示;或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全面评估椎间盘及神经系统情况。

伸展型“泪滴样”骨折,小骨折块被牵移移位

屈曲型“泪滴样”骨折

屈曲型“泪滴样”骨折,椎体前下缘小“骨块”通常位于正常位置,而残留的椎体向后移位引起脊髓损伤,为不稳定骨折。此种类型骨折常伴有神经系统损伤,大多需手术治疗。

屈曲型“泪滴样”骨折,小骨折块位于原位

颈椎“泪滴样”骨折通常会导致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也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异常、运动功能减弱等。早期注意识别该“隐匿”骨折,建议患者及时就诊于脊柱外科,从而避免病情加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