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英国通灵师之女,立志以女身成佛,于喜马拉雅山修行12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英国通灵师之女,立志以女身成佛,于喜马拉雅山修行12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FITVNO0543MD21.html

1970年,一位名叫丹津•葩默的英国女子,开始了她的闭关修行。她远离尘嚣,与世隔绝,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雪洞中,完成了一段长达12年的修行。

悟道历程

丹津•葩默,原名戴安•派瑞,1943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她的母亲是一名通灵师,每周三晚上,她家都会变成举行降灵会的场所。类似于桌子飘在空中这样的奇景,在她眼里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大概正是由于这样的成长背景,丹津•葩默对人的灵性与意识有更多感悟。她从小就相信,人死后意识会继续存在。对她而言,死亡也不是令人厌恶或恐惧的存在,而是家中茶余饭后的常谈。

幼时的她深信,人的内在原始本性是光明清净、圆满无缺的。但“如何抵达圆满”的疑问,却如影随形地困扰着她。为了寻找答案,她开始了解各种信仰。基督传教士的教诲、《古兰经》的启示,乃至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想,她都一一探索。

18岁那年,丹津•葩默偶然翻阅了一本名为《不动摇的心念》的佛教书籍。作者是一位曾深入泰国体验的英国记者,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基本佛法。丹津•葩默惊讶地发现,世上竟然真的有这样一门宗教,完美契合了她内心深处的信念。佛教不同于她之前接触过的任何宗教:不依赖于外在的神祇,而是引导人们走向内在的觉醒。刚读到一半时,她就激动地告诉母亲:“我是佛教徒。”

为了践行佛教修行的无欲无求,丹津开始将衣物赠予他人,扔掉化妆品,甚至与男友分手。她找来一件简朴的黄色及膝长袍,当作僧袍穿在身上。那时,她周围没有一个人是佛教徒。在佛教尚未广泛传播的1960年代,丹津•葩默孤身一人,满怀热情地投身于佛教的探索。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一本佛教概论中读到了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介绍。内心仿佛有个声音在回响:“这就是你的归属。”随后,在研读《密勒日巴传》的过程中,她更加坚定了学习藏传佛教的志向。也因此,她成为了率先踏上这条道路的西方人。

唯一的女弟子

丹津•葩默的印度之旅,引领她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她不远万里,前往那片神秘的土地,在英国籍比丘尼坎周•帕摩所创立的一所学校中工作。在那里,她接触到了深厚的佛教文化。

当丹津•葩默迎来自己21岁的生日时,命运为她指引了其生命中真正的上师——第八世康楚仁波切。与这位上师的初次相遇,仿佛是老友重逢,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油然而生。在康楚仁波切的指引下,仅三周之后,丹津•葩默便在寺院出家。成为了继坎周•帕摩之后,第二位皈依藏传佛教的西方比丘尼。

然而,作为寺院中唯一的女性,丹津•葩默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传统和习俗的限制,她无法参与日常活动和法会。教育和修行的机会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她只能学习一些简单的仪轨,或是在厨房中为僧众做饭。这种困境,对于一位渴望深入学习和修行的比丘尼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然而,丹津•葩默并未因此而气馁。她坚信,佛陀的教诲是普世的,不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有所偏袒。在深入研读佛法的过程中,她发现佛陀从未说过女人不能成佛。这一发现,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她的心灵,激励她发下了要以女身成佛的誓言。丹津•葩默的这一誓言,对世界各地学习佛法的女性,都是巨大的鼓舞。

雪洞修行

丹津•葩默27岁那一年,康楚仁波切对她说:“现在,是你离开去修行的时候了。”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印度喜马偕尔邦的旅程。她的目的地是最北山区的拉乎尔,位于海拔大约一万一千尺的喜马拉雅山谷。

在拉乎尔,丹津•葩默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之旅。她渴望找到一个能够让她彻底隔绝尘嚣、深入修行的闭关地点。

她遵循一位老比丘尼的经验,攀越矗立于塔优佛塔后方陡峭的高山,找到了一处几乎与山壁融为一体的狭窄洞穴。这个洞穴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她准备的修行圣地。虽然环境恶劣,物质匮乏,但她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安宁。

在洞穴的闭关生活中,丹津•葩默面临着身心双重考验。疾病、食物短缺以及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并没有让她退缩。藏人有句谚语:“如果你该生病,你就生病;如果你该死去,你就死去。”这个想法解答了丹津•葩默的所有问题。她知道,自己必须克服种种困难的考验,进行心灵的探索。

在闭关的每一个日夜,丹津•葩默都保持着高度的觉知。她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当下,去认识自己生命的真实面目。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那是一种超越物质与欲望、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力量。随着修行的深入,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内心自由,她的心灵变得更加宽广、更加包容。

当丹津•葩默结束闭关,重新回到社会时,洞穴中十二年的独居生活并没有带给她与人相处的障碍。她比过去更加友善、健谈,能够敏感地感知到别人的需求与苦难。她的存在仿佛是一种净化的力量,让接触她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在那个女性修行者难以融入寺院组织的年代,丹津•葩默凭借长达十二年的洞穴闭关与多年的清苦修行,成为了全世界佛教修行者心中的一盏明灯。身为比丘尼,她积极致力于女性教育,为西藏及喜马拉雅边境地区的女性打开了出家学佛的大门。她还在印度创立了道久迦措林尼寺,改善佛教比丘尼的修行环境。为了筹集建寺资金,她足迹遍布全球,四处演讲。2008年,丹津•葩默被第十二世嘉旺竹巴法王授予“杰尊玛”称号,意为尊贵的导师。这不仅是对她修行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她为提升藏传佛教女性修行者地位所作努力的肯定。

参考文献

[1]胡丽桂,陈中琳.雪洞内外的世界——丹津•葩默访谈录[J].法音,2002,(03):26-29.

[2]宗教学研究所,陈美华,Meei-hwa Chern. 女性僧伽教育者之比较研究——以丹津•葩默与悟因法师为例[J]. 南华大学机构典藏系统,201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