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建设蓝天、碧水、净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建设蓝天、碧水、净土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91083

3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举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冬作主旨发言时介绍,近年来,哈尔滨市坚持发挥生态优势,建好建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全力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碧水、净土”成直观感受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哈尔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部署推进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举措,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三年位列省内优秀等次。

2023年,全市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1微克/立方米。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8%,比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入选黑龙江省首批“美丽河湖”。全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净土“清洁度”大幅提升。

一系列数据指标向优变好,使“蓝天、碧水、净土”成为人们最直观的生态感受。同时,哈尔滨市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湿地景观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能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以来,哈尔滨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前端引领、源头控碳作用,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新能源高效利用,强化绿色系能源推广,助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全市完成22台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通过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实施城区热电联产、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天然气利用、新能源发电、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等规划方案,新增燃气管网建设里程220余公里,新改扩建集中供热热源项目5个,新增集中供热能力1500余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5%;完成棚户区改造1.41万户,老旧小区改造322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5.6万余户;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淘汰老旧车1.1万余辆,新增新能源车3.7万余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9.08%。

严守生态红线护航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

哈尔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16个、森林公园25个、风景名胜区9个、湿地公园20个、地质公园8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个。全市森林面积达22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1%。全市名录湿地面积4.05万公顷、草原面积2.82万公顷,综合植被盖度达83%。高等植物24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500余种,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安全格局。

为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哈尔滨市不断提升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年处置量从2020年的39.25万吨提升至2023年的66.25万吨,2023年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评估全省第一,辐射安全态势持续保持平稳。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监测能力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立足实际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哈尔滨市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严格实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不断完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哈尔滨市累计投入资金4.47亿元,持续实施磨盘山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定修订《哈尔滨市松花江新发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出台松花江重点流域“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探索实施“一企一策”“一域一策”清单式执法、巡逻执法和排污许可审批执法双促进等监管措施。

完善监测网络,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哈尔滨市建成空气自动站22个,覆盖全市各区县;建成水质自动站31个,覆盖具备建站条件的所有重点管控断面;建成噪声自动站20个,覆盖全市各区县。

下一步,哈尔滨市将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展现省会担当,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哈尔滨辨识度、极具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冰城百姓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