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春山》:生活的美好在于简单
《我栖春山》:生活的美好在于简单
什么是生活的美好?
年少的时候,以为是诗与远方,是那无数浪漫而又绚丽的梦想;青年时期,以为是成就与荣誉,是那一座座尚未抵达的高峰;步入中年以后,经历了风霜与坎坷,才渐渐明白,生活的本质其实在于简单。
这种感悟尤其是在读了《我栖春山》之后,更为深刻。
《我栖春山》是一本以自然、乡土与诗意生活为主题的散文集,由作家陆苏精心创作而成。在陆苏的笔下,那些看似平凡而普通的乡村生活,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美好,让人心生向往。
在《种花种菜》中,作者写:“种花种菜,种简单的喜欢,种悲悯的情怀,种爱。”
作者的父母喜欢种花种菜,他们看着自己地里长出绿绿的植物就满心欢喜。那天,父亲新砌了一长条花槽,本是打算种月季的。
因为花秧得几天才能来,母亲就顺手撒下了一把苋菜籽。没几天,花槽就成了苋菜的天下,鲜嫩一片,别有一番清新之美。
这时,花秧到了,苋菜得把地盘让出来了。本以为母亲会不忍心,谁知,她毫不迟疑地拔掉了那些苋菜,让出了地方给月季。在母亲眼里,种花和种菜没什么区别,好看和好吃都是生活的乐趣。
在《一树红梅可下酒》中,作者写:“一树红梅,可以下酒,可以伴茶,可以修心,还可以倚着想人。”
作者想要一棵红梅,心心念念了很多年。有个冬天的晚上,作者和大妈妈、堂姐一起散步时,在一山居人家门口发现了怒放的红梅。
在夜灯的呵护下,在墨蓝天空的映衬下,一树红梅灼灼如琉璃,美得不可方物。作者驻足,望梅生暖,心中充满了无尽欢喜。
后来,朋友送了她一棵红梅树。父亲亲自把它安置在小院里,只等冬末春初红梅绽放。花什么时候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者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期待与喜悦。
在《开窗见喜》中,作者写:“喜鹊的春天来了,我们浩浩荡荡的好时光也来了。”
作者的窗前有棵银杏树,银杏树上有个大鸟窝,里面住着一对喜鹊。晨起,一开窗,就能听到喜鹊的欢叫声,你一声我一声,一副琴瑟和鸣的样子。
这样相互呼应的鸟语,会让听见的心跟着高兴起来。有时,也会看到俩喜鹊在自由地撒欢,一忽儿躲进窝里,一忽儿又飞走了,不亦乐乎地演绎着同欢同喜的盛况。
作者曾拍过一段它们双双飞的视频,虽画面不够清晰,但也让作者喜滋滋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开窗见喜,让平淡的日子闪烁出喜乐的微光。
《道德经》里讲:“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这是说,世间万物的大境界、大智慧、大道理往往都是简单朴素的。
同理,生活的美好亦是如此,不在于物质上的富饶,而在于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
无论是种花种菜的乐趣,还是一树红梅的绽放,亦或是窗前喜鹊的欢叫,这些最简单的日常景象,都是美好生活里值得书写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