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避免医患沟通产生医疗纠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避免医患沟通产生医疗纠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422401.aspx

医患沟通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沟通不仅能提升患者满意度,还能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将从医院全员沟通制度、沟通注意事项以及沟通记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实行医院全员沟通制度

医院应制定并实施医患沟通制度,确保所有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都能树立医患沟通意识。医护人员应当主动、热情、礼貌地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并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持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敢于沟通,善于交流,既掌握原则性,又把握灵活性,将患者视为亲人,建立融洽的朋友式关系,不断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在医患关系中,医方处于主动地位,需要时刻掌握主动权,有针对性地引导沟通,做到有的放矢。

谨记沟通注意事项

沟通时应力求使用表达准确的通俗语言,避免引起歧义或不科学的幻想。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复杂程度以及预后情况,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对于文化程度不同的患者及其家属,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果已经出现纠纷苗头,应重点沟通。对于多发病、常见病、季节性疾病,可以进行集体沟通。对于疑难、危重患者,应由所在科室或小组共同与家属正式沟通;对于治疗风险大、效果不理想及预后不良的患者,应由科主任主持科内会诊讨论后,由科主任为主集体与患者沟通。对于可能在医疗活动中出现问题的患者,应将其列为预防性沟通的重点对象。预防性沟通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必要时由患方签字。当经治医师与患方沟通困难时,应由上级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沟通。诊断不明或病情恶化时,科室内医务人员应先进行讨论,统一协调后再行沟通,避免患方产生不信任或疑虑。沟通时可以借助实物、图谱、标本、模型等对照讲解,增加患方的感性认识,便于其理解诊疗过程。

随时做好沟通记录

医护人员的每次沟通都应在病历的病程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详细记载。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参加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亲属姓名、实际内容、沟通结果等。重要的沟通记录应当由患方签署意见和签名。

医生救死扶伤,本是高尚的职业。但是医患关系紧张,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不得不重视沟通的技巧与重要性。如果沟通顺畅,多交流,多讲解,相信医生能够理解患者的心情,患者也会感谢医生的付出,减少猜疑,减少抱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