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宝宝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宝宝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uiwen.com/w/133390.html

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从4个月大的婴儿到幼儿期的孩子,都需要一个既能促进独立性发展,又能培养合作精神的环境。本文将从玩具选择、游戏空间、户外活动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介绍如何为宝宝创造一个有利于其全面发展的游戏环境。

如何教宝宝自己玩

4~6个月的宝宝,基本就能够移动自己的身体了,手的动作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会抓握玩具,并对有响声的玩具表现出兴趣。但此时婴儿手的动作发展还很差,还不能独立地玩玩具。

父母可以把一些有特点的、色彩鲜艳的、有响声的玩具挂在小床的上方,让宝宝伸手可以触到,如铃铛、一握即响的小动物等,这样比较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拿着玩具给宝宝看,摇给他听。反复几次后就可以把玩具放在婴儿手里,教他自己玩,并以赞赏鼓励的话语,强化婴儿的动作。

此时,父母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毛绒一类有特殊的恐惧感,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买毛绒玩具。

到7~8个月时,宝宝会表现出敢动的独立性。他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简直是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就咬什么,不喜欢大人对他的摆布和限制。

此时也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最好时机,可以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避免养成缠入和严重依赖性等不良行为习惯。

让宝宝自己玩,父母要时刻保证宝宝安全;要精心为宝宝选择和提供合适的玩具,为宝宝创造一个他乐于探索的环境;同时,要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和鼓励,及时用语言和非语言相配合的方式,鼓励宝宝。

当然,宝宝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还不长,1岁的孩子,最多能自己玩15分钟,如果有一个小伙伴陪同,最多能再玩5~10分钟。所以父母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不要让宝宝自己玩太久。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首先从物质条件来说,应该有孩子想玩的东西,好奇的玩具或者其他有助于孩子参与游戏的材料;同时还应有孩子“玩”的场地,如房间、户外草地、儿童游戏场等,再者从心理需求上来说,轻松自由的气氛,成人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就能够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但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弄乱了房间,而责备限制孩子的游戏,干预孩子的玩法,改变孩子的游戏规则。如果这样,就会改变游戏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应该让孩子在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表现自我,真正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乐趣。

从宝宝兴趣出发,加强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

父母要根据宝宝的兴趣,不断引导宝宝,丰富独自玩耍的内容。只要宝宝有兴趣,就会更加投入和专注自己的游戏。如果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好,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表扬,积极肯定,从而强化宝宝独自玩耍的意识。让宝宝知道,独自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父母特别繁忙的时候,有意识的自己一个人玩一会儿,让父母抽出时间做一些必要的家务活。也可以每天规定一个时间,一家人都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宝宝也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游戏时间。

在“玩”中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孩子玩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意识,让孩子养成不依赖大人,能自己独立的玩。在西方国家,就较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初生的婴儿就放在一间独立的房间,让孩子自己睡,一岁多的孩子大都能自己玩。而在我们这里,父母总怕孩子不会玩,怕孩子摔疼摔伤,总陪在孩子身边,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依赖成人的习惯,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也就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喜欢和同伴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幼儿期,与同伴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这时,家长不要拒绝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的。如果孩子长期与大人玩,大人会不自觉的迁就保护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负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成人要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得到锻炼,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合作意识。

多让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

现在,都市生活让人们渐渐失去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也逐渐取消了孩子与大自然的相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电视、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和因特网。这样会阻碍孩子探索自然界的兴趣。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多带孩子到户外的世界去游戏和活动。在户外,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玩,小伙伴们尽情嬉戏,创造性地多让孩子接触水、土、动植物等自然物质,扩大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带领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孩子反应的灵敏性。特别要多从事操作活动和运动,家长不应只给孩子提供形象、电动、智力玩具。

应该有一些运动性的玩具,如皮球、哑铃、跳绳等。这样孩子不仅从活动中获得了快乐,也锻炼了孩子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更能促进孩子体质体能的发展。

控制玩具数量,并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

在孩子玩完后,就应该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这样可以养成孩子爱清洁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自我照料能力,为将来做事井然有序、善始善终、有责任心打下基础。但这种习惯的养成,成人不宜采取强迫的方式逼孩子去收拾。而应用游戏的方法去不厌其烦的引导孩子去收拾。如“布娃娃累了,她该睡觉了;小车该进车库休息了”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孩子会很自然的自觉的收拾自己的玩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