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浓度越高越好?皮肤科医师:超过20%容易适得其反
维生素C浓度越高越好?皮肤科医师:超过20%容易适得其反
维生素C在化妆品界非常受欢迎,广泛应用于各种护肤产品中。一般含有维生素C的精华液多数呈透明或带有复方的乳白色,随着时间推移,产品会渐渐地变成黄褐色,这也会让不少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疑问:是过期了吗?变色的维生素C化妆品还能用吗?
维生素C对光线与温度敏感
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对光线和温度极为敏感的化合物。当暴露在光线下时,维生素C会迅速降解和氧化,这不仅会降低其功效,还可能导致产品变质。市售的维生素C产品常常使用深色包装,能有效阻挡光线,从而减少维生素C的降解速度,保持其活性和功效。当维生素C产品开始改变其颜色时,通常表示产品已经开始氧化,其效力可能已大大降低,因此不建议继续使用。
了解维生素C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功效。
由于维生素C容易氧化与降解,因此在化妆品中常使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来取代,例如:抗坏血酸磷酸镁盐(MAP)和抗坏血酸磷酸钠(SAP),这些衍生物既能保留维生素C的功效,又不易被氧化,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而延长产品的保存期限。
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也很难在体内储存,必须通过饮食或外用补充。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C,只有约7%能成功到达皮肤细胞作用。因此,可适度选用相关产品。
破解维生素C的使用迷思
对于含维生素C的化妆品,有民众询问,是不是含量越高越好呢?根据研究显示,使用于化妆品的维生素C含量只要介于10%~20%浓度,即可发挥不错的效果,但在浓度超过20%之后,效果则没有太大的差异,反而容易提高刺激、敏感的几率。
此外,坊间流传着“维生素C不能在白天涂抹”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研究指出,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光保护的效果,在防晒之前使用维生素C产品,能增强防晒效果;至于白天使用维生素C会使皮肤变黑的误解,可能是由于维生素C本身带有黄褐色,涂抹后容易误认为皮肤颜色变深。
维生素C的浓度不是愈高愈好,只要在10%~20%间就会有效果。
随着配方的改进,现今某些市售产品经过改良,使其无需冷藏,可以直接存放在室温下。然而,如果购买时产品在销售端是冷藏的,建议在家中也须冷藏保存。
使用维生素C产品时,如果产生不适症状,建议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咨询皮肤科医生。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五十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