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孙权为何选择年仅10岁的幼子孙亮继位?历史背后的无奈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孙权为何选择年仅10岁的幼子孙亮继位?历史背后的无奈抉择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7609630_121144205/?pvid=000115_3w_a

公元250年,孙权立最小的儿子年仅8岁的孙亮为太子,这是他第三次册立太子。第一次是在公元229年,立长子孙登为太子;第二次是在公元243年,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公元252年夏,在位二十四年的东吴大帝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年仅10岁的孙亮登基为帝。


孙权电视剧照

实际上,孙权有七个儿子。长子孙登生于209年,当年孙权向关羽求亲也是为了给孙登婚配。公元229年,孙权登基称帝之时就册立孙登为太子。20岁的孙登风华正茂,颇有才能,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孙权也对他寄予厚望。正史对他也赞誉不少,陈寿在《三国志》中点评孙登:"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美之德。"事实上,孙登也确实是一位合格的太子,他多次劝谏孙权,指出其不足之处,在处理政务上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孙权的喜爱。可惜的是,孙登和朱标一样,都是英年早逝,没活过他爹,在公元241年就去世了,年仅三十三岁。孙权为之悲痛不已,在诏书中提到:"国丧明嫡,百姓何福!"

孙权的三子孙和,虽然在孙登去世后被立为太子,但他在位期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据史书记载,孙和性格优柔寡断,缺乏决断力,这使得他在处理政务时经常犹豫不决,难以做出果断的决策。此外,孙和还因为与权臣之间的矛盾而备受困扰,这进一步削弱了他的统治能力。因此,孙权最终决定废黜孙和,改立年幼的孙亮为太子。

孙权选择年幼的孙亮继位,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从历史经验来看,幼帝登基往往会导致朝政动荡,权臣专权,甚至引发内乱。但是,孙权的这个决定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在当时的情况下,孙权的其他儿子要么能力不足,要么与权臣关系密切,要么已经去世,因此,孙权只能选择年幼但相对纯洁的孙亮作为继承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朝政被权臣操控。

然而,孙权的这个决定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孙亮继位后,东吴政局果然陷入动荡,权臣专权,朝政腐败,最终导致东吴国力衰弱,被西晋所灭。这个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帝王的继承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仅仅依靠个人喜好或无奈之举来做出决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