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旧时民间为何有借寿、避寿的风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旧时民间为何有借寿、避寿的风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ibai.com/wenhua/656376.html

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注定的,但同时也相信寿命可以出借。这种独特的生死观,孕育了两种有趣的民间风俗:借寿和避寿。

借寿:孝心感动天地

在古代,人们深信生死有命,认为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注定的,无法改变。但与此同时,他们也相信寿命可以出借。

当父母长期患病,医治无效时,人们相信他们的寿命即将耗尽。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有些子女会做出极其虔诚的行为。他们会斋戒沐浴,跪在神像前诚心祈祷,表示自愿减寿多少年换父母寿命的延续。

如果病情转危为安,就是上天被他们的孝心感动,他们会再次向上天感恩。但如果不幸病情恶化,出借寿数的人也会再次祷告,请求取消前言,以免阎王爷将他们的寿命错判给别人。

避寿:低调处世之道

另外,民间还有一种风俗叫做“避寿”,也称为“躲生”。在庆祝生日的时候,有些人会选择暂时离开家庭,躲避祝寿的热闹气氛。这种行为并非冷落客人,而是基于一些原因。

一是希望享受一份宁静,不喜打扰;二是为了避免家人和朋友过度劳累,以及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三是一些廉洁的官员为了倡导节俭,或者阻止他人巴结送礼。

参考资料:搜翻民俗:1000个趣味民俗知识全知道 洪亮 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