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民间为何有借寿、避寿的风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旧时民间为何有借寿、避寿的风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ibai.com/wenhua/656376.html
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注定的,但同时也相信寿命可以出借。这种独特的生死观,孕育了两种有趣的民间风俗:借寿和避寿。
借寿:孝心感动天地
在古代,人们深信生死有命,认为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注定的,无法改变。但与此同时,他们也相信寿命可以出借。
当父母长期患病,医治无效时,人们相信他们的寿命即将耗尽。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有些子女会做出极其虔诚的行为。他们会斋戒沐浴,跪在神像前诚心祈祷,表示自愿减寿多少年换父母寿命的延续。
如果病情转危为安,就是上天被他们的孝心感动,他们会再次向上天感恩。但如果不幸病情恶化,出借寿数的人也会再次祷告,请求取消前言,以免阎王爷将他们的寿命错判给别人。
避寿:低调处世之道
另外,民间还有一种风俗叫做“避寿”,也称为“躲生”。在庆祝生日的时候,有些人会选择暂时离开家庭,躲避祝寿的热闹气氛。这种行为并非冷落客人,而是基于一些原因。
一是希望享受一份宁静,不喜打扰;二是为了避免家人和朋友过度劳累,以及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三是一些廉洁的官员为了倡导节俭,或者阻止他人巴结送礼。
参考资料:搜翻民俗:1000个趣味民俗知识全知道 洪亮 著
热门推荐
长期吃奥美拉唑真的会营养不良?
国际权威发布:2024糖尿病十大饮食疗法榜单
免打孔吸盘置物架:不伤墙面的便捷收纳新选择
凸轮轴揭秘:气门传动组的秘密
京八棱:桃核手串的文化传承
坝上草原纯粹风光 vs 草原天路多元景观,怎么选?
生肖龙破解“三分天下”谜题
全员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揭秘“自恋”背后的真相
普通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苹果到德克士:SWOT分析助力企业战略决策
道光年间:中西文化碰撞与变迁
文旅融合典范:伦教古镇的古建美食双绝
大乐透第四位号码揭秘:大数据分析的机遇与局限
二十年后的重逢:盛思聿与安以夏的虐恋情深
A股成交额骤降近七成,技术面现企稳信号
科学锻炼助俄罗斯运动员三年增高21厘米
光绪元宝十文:收藏界的黑马?
刘光毅、王江舟热议6G智能通算融合技术
Android开发必备:快速获取手机屏幕尺寸的技巧
成都至大理冬日自驾攻略:两条路线任选,四天玩转苍山洱海
430公里续航无焦虑,小鹏G6顺德至阳朔自驾指南
延迟退休来袭,如何通过长期投资实现无忧退休?
樱桃公主:网络文化中的浪漫网名
刀郎新作刷屏,家庭观念感动中老年
冬季耳朵防护指南:从保暖产品到日常保健
善良是一种选择:从日常生活到家庭教育的实践指南
创意点亮古城:深圳南头的1700年文化传承与创新
亚马逊7.46亿欧元罚款案:企业如何避免GDPR违规?
研究证实:坚果蔬菜富含关键营养,助力头发生长
95588并非银行专属,这些方法防范催收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