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学季”校园网络诈骗风险预警研究报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学季”校园网络诈骗风险预警研究报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824/t_1148370.html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高校学生成为网络世界的重要参与者和依赖者,不仅频繁使用互联网,还依赖于网络完成学习、社交和娱乐。网络环境自由度高、互动性强,但也隐藏了许多安全隐患,随着网络用户的迅猛增长,各类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购物诈骗、刷单诈骗、校园贷诈骗等,缺乏社会经验、不够警觉的高校学生很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对高校管理构成严重威胁。为剖析高校网络诈骗形势,中国警察网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委会联合发布《“开学季”校园网络诈骗风险预警研究报告》,聚焦高校学生面临的网络诈骗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致力于为高校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校园网络诈骗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高校学生网络诈骗风险感知水平较低

高校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停留在基础层面,缺乏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诈骗手段的了解,难以快速有效识别风险(见图1)。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网络诈骗风险感知得分满分为25分,平均得分为18.26分,有46.76%的高校学生其网络诈骗风险感知得分低于平均水平,总体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见图2)。


图1 不同风险情境高校学生网络诈骗风险感知分布情况


图2 高校学生网络诈骗风险感知总体分布情况

高校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知识体系存在疏漏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普遍掌握一定的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但极个别同学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水平远低于平均水平(见图3),大部分学生对于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缺乏了解(见图4)。

图3 高校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知识水平的等级分布情况

图4 高校学生对不同类型网络诈骗知识的了解情况

高校防范网络诈骗教育效果有限

高校开展的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大多内容泛泛,尚未吸引高校学生的广泛参与,对于普遍提升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效果有限(见图5)。


图5 高校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校园网络诈骗风险防范的三项建议

对校园网络诈骗风险开展综合治理

高校应构建更加积极的校园安全氛围,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建立有效的网络诈骗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并做好校园网络诈骗风险治理工作的长期跟踪和及时反馈。

做好高校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培养工作

防范网络诈骗的主体始终是高校学生,高校可通过开设课程、模拟演练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对网络诈骗风险的敏感度,强化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意识。

鼓励家校合作参与防范网络诈骗教育活动

鼓励家校合作参与防范网络诈骗教育活动,增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全方位、全时段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一个共同的防护前线。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警察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