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贵族崇尚的“五福”文化
满族贵族崇尚的“五福”文化
满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五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从康熙皇帝的“五福”合一到乾隆皇帝对“五福”的阐释,展现了满族贵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满族人讲究图吉利、图喜庆,对于多福多寿极为看重。早年间,满族人家都会在家中显著位置贴上福字,祈求福寿双全。据说,满族刚刚使用汉语那会,并不人人都能精通汉字,因此在贴福字的时候,有相当概率将福字贴倒了,这又有了“倒福”、“福到”之说,不过是满族人的自圆其说。
福文化并非满族独有,而是中华民族共有,只是满族在这方面有过之无不及,特色更为鲜明。福文化历史悠久,与中华民族文化同生,与中华民族发展同步,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福文化生生不息,内涵不断丰富,已全面渗透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超越了民族、宗教、社会、地域、时空范畴,可谓包罗万象。
清代时期,满族贵族尤其崇尚福文化,都以皇上赐一张福字为荣耀。康熙皇帝的“五福”合一大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反映了满族贵族对于美好人生的期盼,也是满族贵族的普遍追求。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又进一步阐述了“五福”。乾隆皇帝认为,“五福”是五种幸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攸好德是乾隆皇帝所特别关注的,他认为福源于优秀的品德,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就是要勤勉执政,多行善事,为民造福。乾隆皇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老百姓的爱,对老百姓送去的福利,是有史可查的。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时年74岁的乾隆皇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世。为表达喜悦心情,乾隆皇帝御书“五福五代堂”匾额。五代即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福文化贯穿有清一代皇家政治生活,反映出满族贵族对福文化的理解的追逐。直到今天,每逢春节,仍有不少满族家庭喜欢贴满汉文福字,这是对中华传统福文化的延续。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