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孔春生:钧瓷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孔春生:钧瓷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之路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NAJAMB0516SGQ6.html

钧瓷,作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以其独特的窑变技艺在中国陶瓷烧制工艺中自成一格。千百年来,曾经权贵专属、“黄金有价钧无价”的钧瓷,如今走出庙堂,走进民众的生活,离不开历代匠人的持续创新。

孔春生: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传承人。连续十六届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设计制作国礼,是第一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钧瓷艺人。

“钧瓷历史悠久,当下,钧瓷发展的关键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要有时代烙印。”谈及钧瓷的守正创新,民盟盟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孔春生如是说。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句话正是形容钧瓷窑变之神奇、釉色之绚丽。始于唐,兴于宋,作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技艺在中国陶瓷烧制工艺中自成一格。千百年来,曾经权贵专属、“黄金有价钧无价”的钧瓷,如今走出庙堂,走进民众的生活,离不开历代匠人的持续创新。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想要驯服火,并非易事。“古代钧瓷昂贵,主要原因是它的烧制技艺复杂,成品率低。”孔春生介绍,一件钧瓷从选料到烧成工序繁多,尤其是对温度的控制,稍有不慎,一窑瓷器就全部废掉,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为改变这一局面,孔春生参与主持钧瓷液化气窑炉的设计发明,探索出钧瓷升温曲线操控方法,把钧瓷的成品率提高至75%。这一技术在业界推广后,已成为钧瓷界主要烧成方式,推动钧瓷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钧瓷“十窑九不成”的技术痛点已成为历史。

历史上,钧瓷的传承一直以家族、师徒口口相传,缺乏理论基础,在孔春生看来,这是钧瓷传承遇到的另一困难。为了打破传承困境,形成系统的钧瓷理论,孔春生主持建设“河南省钧瓷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该省唯一一家对钧瓷烧制技艺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此外,“河南省钧瓷工业设计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也相继成立,他也深度参与。通过科技研发,钧瓷匠人与高校、专家合作,钧瓷产业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极大地壮大了钧瓷队伍。

钧瓷之美,在于窑变釉色,如碧青苍穹,如落日霞光,如紫夜星辰,千钧万变,意境无穷,流光溢彩,浑然天成。为提高钧瓷作品的工艺含量,孔春生构建了“以器定法,一器多法”的钧瓷生产工艺,为每一个钧瓷器形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特成品方法,一改既往长期沿用的工艺简单、手法单调、品种不多的日用瓷生产方式。此法推广以后,改变了整个产业工艺落后的局面,并确立了当今钧瓷工艺方法基础,成功复制出历史上十多种名贵釉色,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钧瓷要传承,更要发展。孔春生表示,钧瓷是艺术,更应是为生活服务的实用器,这是钧瓷当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他提出“艺术瓷实用化,实用瓷艺术化”创作理念,钧瓷茶壶正是其创新之举。

“历史上,钧瓷不做壶是行业惯例”。孔春生认为,这一传统印象,其实是当前钧瓷产业化发展的无形屏障,为打破这一刻板印象,他在高温陶瓷界率先创烧出钧瓷壶系列茶具,解决了高温陶瓷做壶的技术瓶颈,填补了中原地区茶具的空白,也为钧瓷开创了一个全新门类空间。这样的创新也为行业带来连锁反应,绞胎瓷、汝瓷、官瓷等均向制壶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创新发展,如今的钧瓷不仅走进“寻常百姓家”,更是作为中华文化名片,走出国门,在海外展示中国瓷器的华彩韵味。“对钧瓷文化最好的继承就是与时代结合,在创新中不断追求极致美。”孔春生表示,他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向全世界展示中华钧瓷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