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镜」知多少?验配科普来帮忙!
「OK 镜」知多少?验配科普来帮忙!
角膜塑形镜(OK镜)是一种特殊的硬性隐形眼镜,通过夜间佩戴来暂时改变角膜形状,从而在白天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它不仅能够矫正视力,还被证实对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有显著效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关于OK镜的常见问题,包括其工作原理、适用人群、验配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OK 镜防控近视的原理
OK镜通过眼睑对镜片和角膜的机械压迫作用,使角膜中央区逐渐变平坦,旁中央区角膜渐变陡峭,从而改变角膜的屈光度,在短期内达到降低近视度数的效果。这种效果与激光手术类似,但不同的是,角膜塑形术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及可恢复的。
图片来源:bigstock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佩戴 OK 镜?
OK镜普遍适用于8-18岁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特别是符合以下条件的人群:
- 发病年龄早,近视增速较快。
- 一般近视100-600度,角膜散光小于等于300度可以考虑验配;如果裸眼视力较差,近视度数可放宽至75度。
- 平时运动多,有摘镜需求。
- 无活动性眼病,无严重的干眼。
- 能够理解OK镜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依从性良好,卫生习惯良好,能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佩戴 OK 镜?
患有眼部疾病
眼部任何活动性急性炎症、角膜炎、睑缘炎、慢性色素膜炎、慢性泪囊炎、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角膜知觉减退、严重眼睑闭合不全、卡他性结膜炎等。
患有全身性疾病
患有全身性疾病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对角膜塑形有影响者,如急慢性鼻窦炎、糖尿病、唐氏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病患者等。
依从性较差
年龄过小或依从性较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不能按时复查者。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面诊,经与佩戴者(监护人)充分沟通后再决定。
图片来源:bigstock
验配 OK 镜需要做哪些检查?
根据2021年新版《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OK镜验配流程包括四大部分:初次配前检查、取镜日检查、戴镜首日复诊、配镜后定期复查。
- 初次配前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视力、眼压、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裂隙灯检查、角膜染色等相关检查。
- 取镜日检查、戴镜首日复诊:一般佩戴角膜塑形镜后1天、1周、1个月需复查。
- 配镜后定期复查:之后复查频次可遵医嘱每3个月复查,如遇特殊情况,可及时预约随访复查。每次复查,都会检查佩戴者的裸眼视力、角膜健康情况、及镜片的清洁状态。
验配 OK 镜的品牌如何选择?
验配OK镜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且具备相关资质,选择品牌和设计参数的工作应交由眼科医生进行方案制定。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会根据佩戴者的近视度数、年龄、度数增长情况、角膜形态、散瞳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OK镜品牌。
图片来源:bigstock
佩戴 OK 镜后视力达不到 1.0 是控制效果不好吗?
首先,OK镜对于角膜塑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佩戴前期视力不稳定,需要佩戴两周以上。其次,OK镜的首要作用是控制近视发展,离焦作用本身会带来一定的视觉干扰,一般单眼视力0.8就可以,不必追求过高的视力,关键还是控制眼轴的增长。
佩戴 OK 镜后效果好不好,要从哪些维度评估?
- 佩戴后角膜无异常,无损伤。
- 角膜地形图情况良好,无明显偏位,塑形效果理想。
- 眼轴能控制在每年的增长不超过0.3毫米,度数增长在50度以内。
OK 镜能否逆转近视?
从临床大数据来看,不管是轴性近视导致的眼轴增长,还是高度近视带来的眼底结构改变,都是不可逆转的。目前来说,也没有任何防控手段可以完全治疗或者逆转近视。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如何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才是关键。OK镜是临床被证实控制效果较好的光学手段,而且可以实现白天脱镜,给孩子带来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图片来源:bigstock
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护理液
角膜塑形镜护理液有对镜片进行清洁、消毒、湿润、除蛋白质沉淀等作用,一般来说由消毒液、湿润液、表面清洁剂、清除蛋白成分等组成。需要注意的是,护理液不可以进入眼睛,如果不小心进入眼睛,要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镜片长期不佩戴,镜盒中的护理液至少一周更换一次。
定期更换
角膜塑形镜的寿命一般是两年,超过两年必须更换新的镜片,通常在1年或1.5年更换,这和佩戴者的屈光度以及对镜片的护理是息息相关的。具体多久更换需要定期复诊,遵照医嘱进行。
暂停佩戴
家长需经常观察孩子眼睛情况,如有频繁眨眼、流泪、眼红、眼分泌物增多,督促孩子停戴,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角膜严重损害。孩子生病、疲劳、抵抗力下降时,要暂停佩戴。
规范摘戴,定期按时复查
按照眼科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按照规范进行镜片的佩戴、摘取和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