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合同什么情形无效
房屋租赁合同什么情形无效
房屋租赁合同在以下几种情形下无效: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出租方故意隐瞒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事实,欺骗承租方签订租赁协议,且该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比如出租方与承租方恶意勾结,通过签订租赁合同来逃避债务,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比如名为房屋租赁,实际是为了进行非法传销活动而提供场所。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例如将房屋出租用于开设色情场所等违法活动。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租赁未经消防验收合格的房屋,违反了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
此外,若租赁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租赁合同也无效。因为违法建筑本身不具有合法的产权,无法进行合法的租赁交易。
房东如何解除租赁合同
房东解除租赁合同,需依据具体情形采取不同方式:
协商解除。房东可与承租人进行沟通,若双方就解除租赁合同达成一致意见,可签订解除协议,明确解除时间、租金结算等事项,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租赁合同即解除。
法定解除。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房东可单方解除合同。例如,承租人未经房东同意擅自将房屋转租;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租金,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承租人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当出现这些情形,房东应向承租人发出解除通知,通知到达承租人时,租赁合同解除。
约定解除。若租赁合同中约定了特定的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时,房东可按照约定解除合同,同样需向承租人发出解除通知。
需注意,无论哪种解除方式,房东都应遵循法定程序,妥善处理相关事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房屋抵押租赁合同还有效吗
房屋抵押后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需分情况来看:
若先设立抵押权,后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在这种情况下,该租赁合同依然有效,但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若房屋因抵押权实现而被转让,新的受让人可以不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承租人不能以原租赁合同对抗新的房屋所有权人。
若租赁合同签订在先,房屋抵押设立在后。这种情况下,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并且该租赁关系不受抵押权的影响。即便之后抵押权实现导致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新的所有权人也需要继续受原租赁合同的约束,即“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在涉及房屋抵押与租赁的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应明确相关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若产生争议,应依据具体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租赁合同的效力及各方责任。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