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过户收费标准及买卖纠纷处理指南
安置房过户收费标准及买卖纠纷处理指南
安置房作为城市改造和拆迁安置的重要产物,其交易和过户涉及诸多法律和政策规定。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安置房过户的收费标准、购买后卖方反悔的处理方式以及征地补偿款的领取流程,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相关问题。
安置房过户收费标准
安置房过户收费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契税:根据房屋面积和购买者的情况而定。首套房且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税率为1%;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税率为1.5%。二套房面积90平方米以下,税率1%;90平方米以上,税率2%。
个人所得税:如果卖方持有该房屋满五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征;否则,按交易差价的20%或房价的1%计征。
增值税:满两年免征,未满两年按5%征收。
土地出让金:安置房可能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具体金额依当地政策而定。
登记费:住宅一般为80元/套。
此外,还可能涉及评估费、交易手续费等小额费用。各地政策可能有所差异,具体收费标准以当地房产管理部门的规定为准。
购买安置房后卖方反悔怎么办
购买安置房后卖方反悔,首先需明确双方所签合同的效力。若合同有效,买方有权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从法律角度看,可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的相关规定主张权利。需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若卖方执意违约,买方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返还购房款、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但安置房的买卖可能存在特殊政策限制,若违反政策,合同可能无效,此时应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担责任。总之,要具体分析合同及相关情况,才能确定最佳的应对策略。
征地如何领补偿款
征地补偿款的领取通常遵循以下步骤:首先,被征地者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完成征地相关的调查、评估等工作。政府会根据法定程序确定补偿标准和金额。补偿一般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在补偿方案确定后,政府会通知被征地者。被征地者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土地权属证明、身份证明等,以确认领取资格。然后,补偿款会通过专门的账户或指定的发放方式发放给被征地者。需要注意的是,若对补偿标准有异议,应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听证或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但在领取补偿款后,不得再就同一征地行为主张其他未经补偿的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