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公国际:信用评级视角下我国科创债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公国际:信用评级视角下我国科创债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bond/zsyw/2025-02-18/zl-inekwcvs7014596.d.html?fromsinago=pugEqsra,1712

科创债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自其诞生以来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创债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逐年攀升,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桥梁。本文从信用评级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科创债券的政策背景、发展现状及市场特点,并深入分析其在提升科技创新融资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市场趋势和潜在风险因素,提出了未来科创债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起源:为金融支持初创型和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而诞生

科创债的定义与起源

科创债,全称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是指由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发行,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债券。其目的是通过债券市场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科创债的概念源于我国对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国内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阶段,传统融资手段如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的门槛较高,科技型企业常面临融资困难。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科创债更专注于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尤其是在研发投入高、资金需求大的高科技领域。

在我国,科创债起步可以追溯到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双创债”)试点工作,目的是为初创型和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017年7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双创债纳入公司债券的子类别,为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渠道。随着政策支持的逐步深入,基于双创债的成功经验,2021年,科创债在双创债框架下正式启动试点。3月,中国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发布了相关政策指引,并在同月成功发行了首支科创债“21诚通K1”,标志着科创债这一新型融资工具的正式落地。

科创债发展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致力于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其中,科创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成为了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自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启动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双创债)试点以来,科创债政策不断完善。2017年7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双创债纳入公司债券的子类别,为科技企业的债务融资打开了新的大门。2021年3月,科创债在双创债框架下正式启动试点,并发布了明确的政策指引,规范了科创债的发行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202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通过增信、评级等手段进一步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了科创债的市场竞争力。政策的陆续出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融资选择,不仅有效支持了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现状:市场迅速发展,主体分布以央国企为主,信用分布以AAA为主,区域分布以经济发达区域为主,信用利差整体下行

产品特点

科创债的发行期限分布较为均匀,但短期内中长期占比持续提升。20212024年,科创债一年及以下、13年(含3年)和3年以上债券总体期限分布较为均匀,13年(含3年)占比略高。20222024年,5年及以上债券占比分别为17.48%、18.53%和36.70%,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限债券更符合科技创新企业在资金需求上的周期性特点,尤其是对于研发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的企业而言,长期融资能够更好地支持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科创债的募集资金用途主要集中在偿还存量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末,所有已发行科创债中,具有偿还存量债务的为占比为67.67%。出于投资科技创新项目或相关企业股权的占比为12.17%。这表明,大多数科创债的募集资金并未完全用于直接推动科技创新项目,而是更多地用于解决企业的资金压力和偿还债务,这可能与科技创新企业普遍面临的高风险和资金紧张问题密切相关。尽管如此,仍有一定比例的科创债资金被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这一趋势随着市场对创新项目的关注度提升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动。

市场快速成长:规模迅速扩容,流动性整体改善

科创债的年发行规模快速增长。20212024年科创债募集资金规模和发行数量规模均快速增长。2024年,科创债发行数量达到1,229支,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创新融资需求的积极响应,以及政策层面对科技创新的不断支持。20212024年,科创债累计发行2,326只,募集资金规模累计达22,669.24亿元。

科创债二级市场的活跃度整体提升。2024年全年成交量达到13,696.30亿元,同比增长93.47%,换手率为85.72%,较2021年有明显提高,市场流动性整体显著改善。这一趋势体现在交易规模扩大、活跃个券增加、收益率下降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等方面。同时,收益率下行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发行主体以央国企为主

科创债券的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创新项目上。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和市场环境的改善,科创债的发行逐渐拓展至中小企业领域。然而,尽管民营企业的参与度逐年提高,央国企仍是科创债市场的主力军。2021年至2024年间,央国企的科创债发行量占比约九成,其中,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在建筑、能源、交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和资金实力,且整体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能够更好地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并享受较低的融资成本。例如,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的发行规模远超民营企业。尽管民营企业的参与逐步增加,其整体发行规模仍然较小,且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央国企,尤其是短期融资券,其融资期限普遍较短。总体来看,央国企在科创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依然显著,民营企业的参与受限于融资成本和市场环境的制约。

级别和信用利差情况

科创债发行的主体信用级别以AAA为主,信用利差整体下行。2021~2024年期间,发行科创债的主体信用级别发行只数排名先后分别为AAA、AA+、AA,但主体级别AA+企业发行数量增速最快。信用利差方面,以期间发行数量最多的三年期债券为例,主体级别AA信用利差最高,AAA信用利差最为稳定,但总体以震荡下行为主。2024年,除主体级别AA信用利差仍为正外,AA+、AAA均为负值,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市场对于科创债的接受度整体提高。

行业分布与区域分布

科创债的行业分布相对广泛,但依然集中在传统行业。科创债发行数量最多的行业包括建筑装饰、煤炭、公用事业、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等行业等,以传统行业为主。这些行业普遍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科创债有助于这些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与此相对,新兴行业如通信、计算机、电子和医药生物等的科创债发行仍较为有限,分别占比1.87%、1.52%、1.09%和0.51%。这表明科创债市场在支持新兴科技领域方面尚有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科技创新属性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从区域来看,北京、江苏、广东三地的发行数量合计占比近40%,反映了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区域特色。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科创企业将成为科创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些行业对资金需求大,且技术发展迅速,因此预计将推动科创债券的持续发行。随着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未来科创债券市场可能在地方经济体内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一些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将成为科创债券发行的重要阵地。

风险:市场、政策和科创属性等风险下价值评估的多重挑战

科创债作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伴随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科创属性风险等多重挑战。市场风险方面,科创债表现受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及市场情绪影响较大,若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减弱或市场信心下降,可能导致价格下跌及收益受损,且其流动性相对较弱,投资者在市场低迷时可能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政府支持政策的不确定性上,若政策力度减弱或发生调整,可能影响债券发行和交易,增大投资风险。此外,科创属性风险源于发行主体业务模式和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市场对其风险溢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增加了价值评估和投资决策的难度。因此,投资者需综合考虑上述风险,谨慎评估科创债的投资价值。

展望:市场空间仍较为广阔,科创属性或将进一步显现

受政策鼓励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利好因素影响,市场或持续扩容

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为科创债券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保障。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中,明确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随着政府在税收优惠、利率支持等方面的进一步加码,科创债券的市场前景被看好。预计未来5年,科创债券的发行规模将继续增长,发行品种将更为多样化,或出现绿色债券、可持续债券等创新产品。此外,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为科创企业的跨境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背景下,科创债券的国际化发行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断增加。科创债作为一种灵活的融资工具,通过优化增信机制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能够有效满足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更多民营企业的加入将进一步改善科创债市场的主体结构,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

通过工具创新或使得科创属性进一步显现

债券市场在科技创新融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模式,可更好地满足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不同资金需求。例如,通过转贷支持初创企业、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满足成长期企业需求,以及通过双创债等创新工具为成熟期企业提供灵活融资解决方案。

多元化与创新发展的前景

展望未来,科创债在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化的双重推动下,将迈向更加成熟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监管部门预计将继续深化政策支持,通过推出更多利好措施优化科创债的发行和交易环境,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市场机制创新方面,未来或将涌现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产品,如数字经济债、科技创新专项债等,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民营企业的参与度将逐步提升,政策支持和增信机制的完善将有效增强民企的融资能力,改善市场结构。

此外,随着科创债发行期限的延长,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资金供给将更加充足,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资金支持,助力其完成从初创到成熟的关键发展阶段。绿色债券标准和多样化的创新产品也将为科创债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规范和导向,进一步提升市场信任度与效率。在监管的引领下,科创债有望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结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优化的推动下,科创债将成为助力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创债市场在政策扶持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实现了快速扩张,成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其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发行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在创新驱动领域的独特作用,充分彰显了科创债的战略价值。然而,与其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科创属性风险等问题的凸显,对投资者与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风险识别与管控要求。

未来,科创债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进一步深化,科创债的发行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其行业覆盖和区域分布将更趋广泛,尤其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此外,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将助推民营企业在科创债市场中的角色提升,增强市场多元化与竞争力。

在产品创新方面,科创债市场或将涌现更多如绿色债券、数字经济债等具有时代特征的金融工具,进一步丰富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同时,长周期、低成本的融资工具将为科创企业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助力其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优化及风险控制相结合,科创债市场有望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